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第一章 导言 | 第10-17页 |
一、研究的缘由 | 第10-11页 |
(一) 基于实践的需要 | 第10页 |
(二) 基于理论的需要 | 第10-11页 |
(三) 基于经验的反思 | 第11页 |
二、研究现状概述 | 第11-13页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3-14页 |
(一)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四、相关概念 | 第14-17页 |
(一) 文化的内涵 | 第14-16页 |
(二) 课堂文化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美国中小学课堂文化的主要特征 | 第17-23页 |
一、美国的师生关系 | 第17-18页 |
二、美国的教学方法 | 第18-20页 |
三、美国的教学环境 | 第20-21页 |
四、美国的课堂管理 | 第21-22页 |
五、美国的教学和学习理念 | 第22-23页 |
第三章 中美中小学课堂文化的差异 | 第23-31页 |
一、师生关系态度的差异 | 第23-24页 |
二、教学方法的差异 | 第24-27页 |
三、教学环境安排的差异 | 第27页 |
四、教学内容选择的差异 | 第27-28页 |
五、课堂管理价值取向的差异 | 第28-29页 |
六、课堂评价标准的差异 | 第29-31页 |
第四章 中美中小学课堂文化差异的归因分析 | 第31-34页 |
一、平和为中国文化所侧重,创新被美国所崇尚 | 第31-32页 |
二、中国文化强调集体主义,美国文化注重个人中心 | 第32页 |
三、 中国文化讲师道尊严、美国文化提倡平等观念 | 第32-34页 |
第五章 启示 | 第34-36页 |
一、注重环境塑造和价值观传承,让教育回归育人本质 | 第34页 |
二、拓宽教学内容关注评价多元,让价值恢复多元面目 | 第34-35页 |
三、科学安排时间充实学校生活,让效率成为求学主题 | 第35页 |
四、创新教学方法调整评价标准,确立思维与创新主体地位 | 第35-36页 |
注释 | 第36-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后记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