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声乐教师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
中文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绪论 | 第10-12页 |
第一章 声乐教师的职业特点 | 第12-14页 |
·声乐课语言的形象性 | 第12页 |
·歌曲内容的情感性 | 第12页 |
·教学手段的灵活性 | 第12页 |
·教学互动的双边性 | 第12-14页 |
第二章 声乐教师应具备的个人修养 | 第14-19页 |
·深厚的文化基础 | 第14-15页 |
·文学修养的积淀 | 第14-15页 |
·相关艺术学科的学习 | 第15页 |
·广博的艺术修养 | 第15-16页 |
·深挖作品艺术内涵 | 第15页 |
·扩大作品欣赏范围 | 第15-16页 |
·良好的道德修养 | 第16-19页 |
·强烈的责任感 | 第16-17页 |
·良好的亲和力 | 第17-18页 |
·得体的仪表行为 | 第18-19页 |
第三章 声乐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质 | 第19-24页 |
·声乐的生理知识 | 第19-20页 |
·声乐的心理学知识 | 第20-21页 |
·调动情绪,营造气氛 | 第20页 |
·建立信心,培养能力 | 第20-21页 |
·调控心理,唤起联想 | 第21页 |
·声乐的理论知识 | 第21-22页 |
·熟知中外声乐史 | 第22-23页 |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审美意识 | 第23-24页 |
第四章 声乐教师应具备的教学能力 | 第24-31页 |
·自身歌唱能力 | 第24页 |
·语言表达能力 | 第24-25页 |
·较强的范唱能力 | 第25-26页 |
·听辨感知能力 | 第26-27页 |
·钢琴伴奏能力 | 第27页 |
·音准的提示,情绪的铺垫 | 第27页 |
·意境的烘托,情感的融合 | 第27页 |
·组织教学的能力 | 第27-28页 |
·合理的教材设计 | 第27-28页 |
·多样的授课形式 | 第28页 |
·教学科研能力 | 第28-31页 |
·反思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 | 第28页 |
·“教”与“学”相辅相承 | 第28-29页 |
·拓展教学活动空间 | 第29页 |
·提高科研能力,强化教学理论 | 第29-30页 |
·增强教学创新观念,融入前瞻教学理念 | 第30-31页 |
结论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34-35页 |
致谢 | 第35-36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36-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