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电量测量仪的研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1 绪论 | 第9-15页 |
|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的意义 | 第9-10页 |
| ·本课题研究领域国内外的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 | 第10-13页 |
| ·国内外的研究动态 | 第10-11页 |
| ·电量检测仪表的发展趋势 | 第11-12页 |
| ·基于现场总线的电量测量仪 | 第12-13页 |
| ·本设计主要完成的任务 | 第13-14页 |
| ·主要完成的任务 | 第13页 |
| ·仪器主要技术指标 | 第13-14页 |
|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 2 电量的数据采集及算法的实现 | 第15-32页 |
| ·数据采集的拟定 | 第15-18页 |
| ·采样方法的选择 | 第15-17页 |
| ·采样频率的确定 | 第17页 |
| ·高精度的交流采样同步优化 | 第17-18页 |
| ·采样算法选择 | 第18-26页 |
| ·傅立叶级数算法的基本理论依据 | 第19-20页 |
| ·离散傅立叶变换(DFT) | 第20-22页 |
| ·快速傅里叶变换(FFT) | 第22-24页 |
| ·FFT 算法的特点 | 第24-26页 |
| ·DFT 和FFT 运算量的比较 | 第26页 |
| ·基于交流采样的三相电参数的计算 | 第26-31页 |
| ·基本电参数的计算 | 第26-28页 |
| ·三相四线电路的电参数计算 | 第28-29页 |
| ·三相三线电路的电参数计算 | 第29-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3 硬件系统的设计 | 第32-48页 |
| ·系统整体设计 | 第32-33页 |
| ·单片机硬件系统的设计 | 第33-40页 |
| ·单片机的选型 | 第33-35页 |
| ·单片机的复位电路 | 第35-36页 |
| ·单片机数据存储器扩展 | 第36-38页 |
| ·时钟电路 | 第38-39页 |
| ·整形与过零检测电路 | 第39-40页 |
| ·采样测量电路的设计 | 第40-43页 |
| ·电流输入电路 | 第40-42页 |
| ·电压输入电路 | 第42页 |
| ·采样保持电路设计 | 第42-43页 |
| ·键盘、显示接口电路的设计 | 第43-45页 |
| ·微型打印机接口电路的设计 | 第45-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4 软件系统的设计 | 第48-58页 |
| ·系统软件总体设计要求和构思 | 第48-51页 |
| ·系统软件总体设计要求 | 第48页 |
| ·系统软件整体设计构想 | 第48-51页 |
| ·软件系统模块化具体设计 | 第51-57页 |
| ·频率测量子程序 | 第51-52页 |
| ·模拟数据采集和A/D 转换子程序 | 第52-53页 |
| ·键盘显示子程序 | 第53-56页 |
| ·数字滤波子程序 | 第56-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5 硬件抗干扰电路设计 | 第58-61页 |
| ·空间电磁场抗干扰措施 | 第58页 |
| ·传输通道抗干扰设计 | 第58-60页 |
| ·电源和接地系统的抗干扰 | 第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6 整机调试与性能指标测试 | 第61-69页 |
| ·硬件调试 | 第61页 |
| ·脱机调试 | 第61页 |
| ·联机调试 | 第61页 |
| ·软件调试 | 第61-62页 |
| ·整机联调 | 第62页 |
| ·误差分析 | 第62-68页 |
| ·电流输入电路的误差分析 | 第62页 |
| ·电压输入电路的误差分析 | 第62-63页 |
| ·数据采集电路的误差分析 | 第63页 |
| ·误差的综合 | 第63-68页 |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 7 结论 | 第69-70页 |
| 致谢 | 第70-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 附录 | 第73-75页 |
| 攻读工程硕士期间的发表的论文 | 第73页 |
| 附图 | 第73-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