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引论 | 第11-19页 |
·节点理论和实践的现状 | 第11-15页 |
·节点研究发展概况 | 第11-12页 |
·节点理论概况 | 第12-15页 |
·预应力和水平加腋作用下的框架节点 | 第15-16页 |
·关于预应力及水平加腋对框架节点的影响 | 第16-18页 |
·水平加腋对节点承载力的影响 | 第16页 |
·预应力筋对节点承载力的影响 | 第16-18页 |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问题 | 第18-19页 |
第2章 试验研究 | 第19-31页 |
·模型设计 | 第19-23页 |
·模型设计与制作 | 第19-21页 |
·加载装置和方法 | 第21-23页 |
·试验现象和分析 | 第23-29页 |
·试件的破坏过程 | 第23-26页 |
·试件的荷载-位移滞回曲线 | 第26-28页 |
·柱筋应力 | 第28页 |
·节点箍筋应力 | 第28-29页 |
·试验结论 | 第29-31页 |
第3章 对节点核心区的ANSYS模拟和理论分析 | 第31-61页 |
·ANSYS建模 | 第31-37页 |
·ANSYS分析的必要性 | 第31页 |
·建模过程 | 第31-37页 |
·节点核心区受力机理受到的影响 | 第37-59页 |
·弹性分析和塑性分析的比较 | 第37-39页 |
·预应力对节点核心区的影响 | 第39-41页 |
·节点核心区箍筋所受到的影响 | 第41-48页 |
·核心区混凝土受到的影响 | 第48-55页 |
·柱纵筋拉应变 | 第55-56页 |
·核心区剪切变形 | 第56-59页 |
·小结 | 第59-61页 |
第4章 核心区之外的破坏形式和预应力损失 | 第61-87页 |
·核心区外的破坏形式 | 第61页 |
·ANSYS分析现象和理论解释 | 第61-74页 |
·梁端出现塑性铰和塑性铰外移 | 第61-65页 |
·预应力筋向外弯曲引起的崩坏现象 | 第65-69页 |
·节点核心区外侧和边梁端部Z向受拉破坏 | 第69-74页 |
·ANSYS分析小结 | 第74-75页 |
·预应力筋线形对预应力损失的影响 | 第75-87页 |
·对预应力损失的估计 | 第75-76页 |
·预应力筋和孔道壁之间摩擦引起的应力损失σ_(l2) | 第76-79页 |
·锚具变形、预应力筋内缩引起的应力损失σ_(l1) | 第79-85页 |
·小结 | 第85-87页 |
第5章 对节点的设计的建议 | 第87-92页 |
·节点核心区的设计 | 第87页 |
·预应力和加腋影响下节点的设计方法 | 第87-92页 |
·预应力筋线型的选择 | 第87-88页 |
·对预应力施加拉筋 | 第88-89页 |
·对加腋尺寸的要求 | 第89页 |
·加腋配筋 | 第89-90页 |
·核心区和边梁背面配筋 | 第90页 |
·通高加腋对节点的有利作用 | 第90-92页 |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 第92-95页 |
·有待进一步研究解决的问题 | 第92-93页 |
·梁柱斜交 | 第92页 |
·中间节点,顶层节点和空间节点 | 第92-93页 |
·粘结滑移 | 第93页 |
·施工中遇到的问题 | 第93页 |
·评价和展望 | 第93-95页 |
致谢 | 第95-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98页 |
附录A ANSYS模型命令流(TA-2) | 第98-106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