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师生关系论文

中学师生沟通有效途径探索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引言第9-14页
 一、研究目的第9-10页
 二、研究意义第10-11页
 三、文献综述第11-14页
  (一) 国外相关研究第11-13页
  (二) 国内相关研究第13页
  (三) 国内外师生沟通方面研究的局限性第13-14页
第二章 师生沟通核心概念及相关理论第14-23页
 一、沟通的概念及模型第14-18页
  (一) 沟通的概念第14-16页
  (二) 沟通过程的一般模型第16-17页
  (三) 与沟通相近的几个概念第17-18页
 二、师生沟通的概念及意义第18-20页
 三、师生沟通的相关理论基础第20-23页
  (一) 金纳的和谐沟通理论第20-21页
  (二) 肢体语言理论第21页
  (三) 李威特等人的小群体沟通理论第21-22页
  (四) 威廉·格雷瑟的交付责任模式第22-23页
第三章 中学师生沟通存在的问题第23-25页
 一、师生之间缺乏理解和信任第23-24页
 二、师生之间课外交往少、接触少,以及教师"区别对待"学生第24页
 三、师生沟通时的"位差效应"第24-25页
 四、师生沟通内容注重认知,忽视情感交流第25页
第四章 增进师生沟通的有效途径与方法第25-44页
 一、教育管理者层而第25-29页
  途径一:加强教师培训,尤其是给教师提供实用、实在的沟通方法训练第25-27页
  途径二:减少班级规模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第27页
  途径三:完善考评机制,将师生沟通能力作为评价教师业绩考核的一项来抓第27-28页
  途径四:给予资金支持可以使师生沟通顺利有效开展第28页
  途径五:开辟第二课堂,丰富师生课余活动增进师生沟通交流第28-29页
  途径六:设置心理信箱有利于师生沟通第29页
 二、教师层面第29-39页
  途径一:加强沟通理论学习,提高沟通技能技巧第29-32页
  途径二: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树立平等交流理念第32-35页
  途径三:提高自身业务能力,提升综合素质水平第35页
  途径四:培养高尚道德品质,尽显教师人格魅力第35-36页
  途径五:巧抓时机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第36-38页
  途径六:有效的"激励机制"是师生进行有效沟通的重要保证第38-39页
  途径七:树立教为学服务的思想,提高师生沟通的有效性第39页
 三、学生层面第39-41页
  途径一: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第39-40页
  途径二:加强学生德育教育第40页
  途径三:学生要学会体谅老师,尊重老师第40-41页
  途径四:学生要主动和教师进行沟通交流第41页
 四、师生沟通的几种方法第41-44页
  方法一:面对面谈话式沟通第41-42页
  方法二:书信交流沟通第42页
  方法三:周记和作业沟通第42页
  方法四:电话及网上沟通第42-43页
  方法五:问卷调查沟通第43页
  方法六:其它沟通第43-44页
第五章 结论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致谢第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呼和浩特市中学行政人员素质管理现状与对策研究--以新城区为个案研究
下一篇:中小学校园伤害的原因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