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9页 |
1 导论 | 第9-20页 |
·选题背景和现实意义 | 第9-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8页 |
·论文内容、结构与方法 | 第18-19页 |
·可能的创新点及不足 | 第19-20页 |
2 美国金融业经营模式的演变与分析 | 第20-29页 |
·美国金融业经营模式“混业—分业—混业”的演变历程 | 第20-23页 |
·20世纪30年代以前的自然混业阶段 | 第20-21页 |
·20世纪30年代至90年代的分业经营阶段 | 第21-22页 |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混业经营阶段 | 第22-23页 |
·对美国金融业经营模式演变规律的重新考察:效率与安全问题 | 第23-24页 |
·对美国20世纪30年代金融分业制确立的分析 | 第23-24页 |
·对美国20世纪90年代金融混业制确立的分析 | 第24页 |
·制度变迁视角下的美国金融业混业经营模式问题 | 第24-29页 |
·居民金融资产结构的变化 | 第25页 |
·金融机构结构的变化 | 第25-26页 |
·客户需求的变化 | 第26页 |
·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 | 第26-27页 |
·实践经验的积累 | 第27-29页 |
3 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之依据 | 第29-40页 |
·金融分业和混业的概念辨析 | 第29-31页 |
·分业经营 | 第29-30页 |
·混业经营 | 第30-31页 |
·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基本依据 | 第31-34页 |
·混业经营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 第31-32页 |
·银行资产的同质性 | 第32-34页 |
·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必要性. | 第34-40页 |
·经济及金融的全球化和一体化要求我国商业银行进行混业经营 | 第34-35页 |
·加入WTO后分业经营严重影响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 | 第35-36页 |
·我国金融需求结构的变化要求商业银行开展混业经营 | 第36-37页 |
·我国混业实践和相关立法为商业银行混业经营作了一定准备 | 第37-40页 |
4 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条件下的风险分析 | 第40-59页 |
·我国商业银行的传统风险及其在混业经营条件下的变化 | 第40-45页 |
·信用风险及其在混业经营条件下的变化 | 第40-42页 |
·利率风险及其在混业经营条件下的变化 | 第42-43页 |
·操作风险及其在混业经营条件下的变化 | 第43-45页 |
·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条件下的特殊风险 | 第45-53页 |
·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条件下的利益冲突风险 | 第45-47页 |
·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条件下的内部交易风险 | 第47-49页 |
·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条件下的资本充足率风险 | 第49-50页 |
·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条件下的体制风险 | 第50-51页 |
·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条件下的人力资本缺乏风险 | 第51-53页 |
·我国金融混业经营风险实证分析——以中信集团为例 | 第53-59页 |
·中信集团的发展历程 | 第53-54页 |
·中信集团的业务范围及整合 | 第54-56页 |
·中信集团混业经营的风险分析 | 第56-59页 |
5 我国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发展路径 | 第59-64页 |
·坚持分业经营,同时促进混业实践 | 第59-60页 |
·深化国有商业银行产权改革,完善公司治理 | 第60-61页 |
·促进金融竞争,激发金融创新 | 第61-62页 |
·实行商业银行混业经营的特别许可制度 | 第62-64页 |
6 结论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9-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