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前言 | 第13-19页 |
第一章 证明责任概念分析 | 第19-39页 |
一、国外证明责任概念 | 第19-29页 |
(一) 德国的双重含义说 | 第19-23页 |
(二) 日本的证明责任概念 | 第23-26页 |
(三) 美国、英国的证明责任概念 | 第26-29页 |
二、当事人主义、主张责任与证明责任 | 第29-34页 |
三、证明责任概念体系 | 第34-39页 |
第二章 证明责任分配原理 | 第39-77页 |
一、案件事实中心语境中的证明责任分配原理 | 第40-43页 |
二、实体法规范中心语境中的证明责任分配原理 | 第43-64页 |
(一) 法律规范相互关系语境下的分析 | 第43-60页 |
(二) 法律规范适用语境中的分析 | 第60-64页 |
三、自由裁量中心语境中的证明责任分配原理 | 第64-69页 |
四、证明责任分配的价值考量 | 第69-71页 |
五、证明责任分配标准体系的“跃层结构” | 第71-77页 |
第三章 证明责任倒置原理 | 第77-93页 |
一、“证明责任倒置”:大陆法系特有的概念 | 第77-81页 |
二、“证明责任倒置”与民法中的严格责任 | 第81-83页 |
三、对我国证明责任倒置理论的思辨 | 第83-93页 |
(一) 关于我国是否存在“证明责任倒置”的争论 | 第83-86页 |
(二) “证明责任倒置”与“举证责任转移”的界限 | 第86-89页 |
(三) “证明责任倒置”的程序保障 | 第89-93页 |
第四章 证明责任推免原理:以推定为中心的考察 | 第93-108页 |
一、证明责任推免的基础:推定的类型 | 第93-98页 |
(一) 大陆法系的推定类型 | 第94-96页 |
(二) 英美法系的推定类型 | 第96-98页 |
二、证明责任推免的前提:推定的可反驳性 | 第98-101页 |
三、证明责任推免的范围与方式 | 第101-108页 |
(一) 未受影响的证明责任分配 | 第101页 |
(二) 对证明责任的推延 | 第101-104页 |
(三) 证明责任的免除 | 第104-108页 |
第五章 证明责任原理在我国民事诉讼中的应用 | 第108-124页 |
一、《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实施以前的我国证明责任制度 | 第108-111页 |
二、《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实施以后的我国证明责任制度 | 第111-116页 |
三、基本问题点与解决路径 | 第116-124页 |
(一) 证明责任分配:原则与标准 | 第116-117页 |
(二) 证明责任分配标准:一元还是多元 | 第117-119页 |
(三) 证明责任与证据调查方式:职权主义还是当事人主义 | 第119-120页 |
(四) 证明责任与民事责任:关联性与一致性 | 第120-122页 |
(五) 证明责任规范的归属问题:《民法典》还是《民事诉讼法典》 | 第122-124页 |
结论 | 第124-125页 |
参考文献 | 第125-1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