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 第1-25页 |
(一) 问题提出 | 第7-11页 |
1. 警务革命是世界现代警务发展的历史规律 | 第7页 |
2. 警察教育与警务辩证关系的现实要求 | 第7-9页 |
3. 警察教育培养新时期合格警务人才的内在动力要求 | 第9-10页 |
4. 顺应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历史必然 | 第10-11页 |
(二) 相关理论研究 | 第11-24页 |
1. 警察、警务与警察职能辨析 | 第11-14页 |
2. 警务革命评价 | 第14-15页 |
3. 我国警察教育问题与问题解决评析 | 第15-17页 |
4. 警察素质构成与培养概述 | 第17-20页 |
5. 行政管理理论评述 | 第20-24页 |
6. 新自由主义略论 | 第24页 |
(三) 研究构想 | 第24-25页 |
一、世界警务革命对我国警察教育的挑战 | 第25-51页 |
(一) 世界警务革命的历史演进综述 | 第25-27页 |
(二) 世界警务革命的历史演进评析 | 第27-44页 |
1. 警务革命体现了政府职能的时代特征 | 第27-29页 |
2. 警务革命体现了权利主体的辩证发展过程 | 第29-32页 |
3. 警务革命反映了对警察核心职能与核心职责的辩证认识过程 | 第32-37页 |
4. 警务革命对警察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 第37-44页 |
(三) 我国警察教育面临的挑战 | 第44-51页 |
1. 世界警务革命对我国警察教育提出的要求及分析 | 第44-47页 |
2. 我国警察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47-51页 |
二、我国替察教育既成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51-54页 |
(一) 直线科层式录用机制及其新警培训方式成为我国警察教育的瓶颈 | 第51-52页 |
(二) 教学实践中混淆了教学任务、教学目标与教育目标 | 第52-53页 |
(三) 对见习和实习的性质、作用定位不准 | 第53页 |
(四) 对教育对象的定位不科学 | 第53页 |
(五) 双师型教师缺乏 | 第53-54页 |
三、我国警察教育应对当代警务革命的自我调整对策 | 第54-65页 |
(一) 以立体滚动式录用机制代替直线科层式录用机制确保警察教育的地位与作用的充分发挥 | 第54-56页 |
(二) 构建互动循环式人才培养模式,促成“带学结合,校局互动” | 第56-57页 |
(三) 再造教学流程切实提高学员警务综合素质 | 第57-61页 |
(四) 重构激励机制确保学员警察角色自我效能感具有内源性持续张力的生成 | 第61-63页 |
(五) 重组教务组织结构为训站结合的落实提供组织保证 | 第63-65页 |
结束语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71页 |
后记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