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5页 |
·分布式计算提出的意义 | 第9-10页 |
·分布式计算在电力系统的应用现状和前景 | 第10-13页 |
·分布式计算在潮流中的应用 | 第10-11页 |
·分布式计算在无功优化中的应用 | 第11-12页 |
·分布式计算在电力系统其它方面的应用 | 第12-13页 |
·网络等值技术的发展 | 第13页 |
·本文所作的工作 | 第13-15页 |
2 基于网络等值的分布式潮流算法 | 第15-33页 |
·Ward 等值原理 | 第15-19页 |
·基于Ward 等值的分布式潮流计算 | 第19-22页 |
·分区的确定和外部系统的等值网络处理 | 第19-21页 |
·边界节点的类型 | 第21页 |
·分布式潮流计算的迭代步骤 | 第21-22页 |
·Ward 型等值法误差来源分析及其改进措施 | 第22-25页 |
·非线性误差产生的机理 | 第22-23页 |
·非线性误差的来源 | 第23页 |
·第I 非线性误差分析 | 第23-24页 |
·第II 类非线性误差分析 | 第24页 |
·针对非线性误差的改进措施 | 第24-25页 |
·Ward-PV 等值法 | 第25-29页 |
·基于Ward-PV 等值的分布式潮流计算 | 第29-32页 |
·外部等值及边界节点的处理 | 第29-30页 |
·基于Ward-PV 分布式潮流计算的迭代步骤 | 第30-32页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3 基于 Ward-PV 等值的分布式无功优化算法 | 第33-49页 |
·无功优化模型 | 第33-34页 |
·预测——校正原对偶内点法 | 第34-40页 |
·原对偶内点法的原理 | 第34-37页 |
·障碍因子的选择 | 第37-38页 |
·预测——校正原对偶内点法的原理 | 第38-40页 |
·考虑离散惩罚的预测——校正原对偶内点法 | 第40-45页 |
·引入罚函数处理离散变量 | 第41-42页 |
·引入罚函数的改进预测——校正原对偶内点法 | 第42-44页 |
·处理离散变量的预测——校正原对偶内点法计算步骤 | 第44-45页 |
·基于Ward-PV 等值的分布式无功优化计算 | 第45-48页 |
·分区的确定和外部系统的等值网络处理 | 第45页 |
·边界节点参数的确定 | 第45-46页 |
·分布式无功优化计算的迭代步骤 | 第46-48页 |
·本章小节 | 第48-49页 |
4 算例分析 | 第49-58页 |
·IEEE-30 节点系统和重庆220kV 以上高压电网系统 | 第49-53页 |
·IEEE-30 节点系统结构 | 第49-53页 |
·重庆110kV 以上高压电网系统 | 第53页 |
·基于Ward 等值的分布式潮流算例 | 第53-55页 |
·基于本文分布式潮流算法的仿真分析 | 第54页 |
·与文献[5]、[6]的仿真对比 | 第54-55页 |
·基于Ward-PV 等值的分布式潮流算例 | 第55-56页 |
·于Ward-PV 等值的分布式无功优化算例 | 第56-58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58-60页 |
·主要结论 | 第58页 |
·展望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64-65页 |
独创性声明 | 第65页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