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2页 |
1.1 前言 | 第7-11页 |
1.1.1 变胞机构简介 | 第7页 |
1.1.2 变胞机构的发展 | 第7-9页 |
1.1.3 变胞原理 | 第9-10页 |
1.1.4 变胞机构的应用 | 第10-11页 |
1.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1页 |
1.3 本章小结 | 第11-12页 |
第二章 平面变胞间歇机构的类型及其尺度综合 | 第12-21页 |
2.1 平面变胞机构的类型 | 第12-16页 |
2.2 平面变胞机构的尺寸综合 | 第16-19页 |
2.3 变胞机构的优点 | 第19-2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平面变胞机构的运动学分析 | 第21-35页 |
3.1 杆组理论的简介 | 第21-22页 |
3.2 杆组法运动分析的数学建模 | 第22-31页 |
3.2.1 单杆(LINK)的运动分析的数学建模 | 第22-23页 |
3.2.2 RRR II 级杆组的运动分析的数学建模 | 第23-28页 |
3.2.3 RRP II 级杆组的运动分析的数学建模 | 第28-31页 |
3.3 平面变胞机构模型运动分析流程 | 第31-34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平面变胞机构的动力学分析 | 第35-53页 |
4.1 达朗伯原理 | 第35-37页 |
4.1.1 惯性力·质点的达朗伯原理 | 第35-36页 |
4.1.2 平面刚体的达朗伯原理 | 第36-37页 |
4.2 曲柄和杆组的动态静力分析 | 第37-47页 |
4.2.1 曲柄的动态静力分析 | 第38-39页 |
4.2.2 RRRⅡ级杆组的动态静力分析 | 第39-44页 |
4.2.3 RRPⅡ级杆组的动态静力分析 | 第44-47页 |
4.3 碰撞冲量对绕定轴转动刚体的作用? 撞击中心 | 第47-50页 |
4.3.1 刚体角速度的变化 | 第47-48页 |
4.3.2 支座的反碰撞冲量? 撞击中心 | 第48-50页 |
4.4 平面变胞机构动态静力分析流程 | 第50页 |
4.5 受力状态检验 | 第50-52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基于 ADAMS 的平面变胞机构的仿真分析 | 第53-65页 |
5.1 虚拟样机技术介绍 | 第53-54页 |
5.1.1 虚拟样机技术的研究范围 | 第53-54页 |
5.1.2 ADAMS 软件 | 第54页 |
5.2 ADAMS 的分析和计算方法 | 第54-63页 |
5.2.1 广义坐标的选择 | 第55页 |
5.2.2 动力学方程的建立 | 第55页 |
5.2.3 动力学方程的求解 | 第55-59页 |
5.2.4 静力学分析、运动学分析和初始条件分析 | 第59-62页 |
5.2.5 计算分析过程综述 | 第62-63页 |
5.3 基于 ADAMS 的平面变胞机构的仿真分析 | 第63-64页 |
5.3.1 平面变胞机构建模 | 第63-64页 |
5.3.2 平面变胞机构仿真分析 | 第64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六章 综合算例 | 第65-84页 |
6.1 平面变胞机构具体算例的设计要求 | 第65-66页 |
6.2 平面变胞机构具体算例的尺度综合 | 第66-67页 |
6.3 平面变胞机构具体算例的运动学分析 | 第67-72页 |
6.3.1 第一阶段 | 第67-68页 |
6.3.2 第二阶段 | 第68-69页 |
6.3.3 第三阶段 | 第69-72页 |
6.4 平面变胞机构具体算例的动态静力分析 | 第72-77页 |
6.4.1 第一阶段 | 第73-74页 |
6.4.2 第二阶段 | 第74-75页 |
6.4.3 第三阶段 | 第75-77页 |
6.5 平面变胞机构具体算例的碰撞分析 | 第77-79页 |
6.6 平面变胞机构具体算例的仿真分析 | 第79-83页 |
6.7 本章小结 | 第83-84页 |
结论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0页 |
作者简历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