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8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8-20页 |
·水滑石材料简介 | 第8-11页 |
·水滑石层状化合物简介 | 第8页 |
·水滑石材料的结构与组成 | 第8-10页 |
·水滑石材料的性质 | 第10-11页 |
·碱性 | 第10页 |
·层间阴离子可交换性 | 第10页 |
·热稳定性 | 第10-11页 |
·结构记忆效应 | 第11页 |
·组成可调变性 | 第11页 |
·水滑石材料制备与表征方法简介 | 第11-15页 |
·水滑石材料的制备方法 | 第11-13页 |
·共沉淀合成法 | 第11-12页 |
·焙烧—复原法 | 第12页 |
·阴离子交换法 | 第12-13页 |
·后处理方法 | 第13页 |
·水滑石材料的表征方法 | 第13-15页 |
·X射线衍射 | 第13-14页 |
·红外和拉曼光谱 | 第14页 |
·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 | 第14-15页 |
·孔特性和比表面积 | 第15页 |
·水滑石材料的应用 | 第15-17页 |
·环境修复 | 第15-16页 |
·聚合物—LDH与生物活性LDH材料 | 第16页 |
·催化剂或者催化剂载体 | 第16-17页 |
·其它应用 | 第17页 |
·论文选题 | 第17-20页 |
·选题的意义与目的 | 第17-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共沉淀法合成水滑石材料 | 第20-27页 |
·引言 | 第20页 |
·实验原料和仪器 | 第20页 |
·共沉淀法合成水滑石 | 第20-22页 |
·前驱液配制 | 第20-21页 |
·制备过程 | 第21-2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2-26页 |
·X射线衍射(XRD)与成分(ICP—AES)分析 | 第22-23页 |
·红外光谱分析(FTIR) | 第23-24页 |
·热性质分析(TG-DTG) | 第24-26页 |
·水滑石的SEM分析 | 第26页 |
·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高长径比片层水滑石材料的合成 | 第27-39页 |
·引言 | 第27页 |
·实验原料和仪器 | 第27-28页 |
·高长径比LDH的制备 | 第28页 |
·原水滑石的煅烧 | 第28页 |
·水热条件重新水合LDO | 第2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8-37页 |
·复原产物LDH的组成、结构和热特征分析 | 第28-35页 |
·复原产物LDH的组成(ICP-AES) | 第28-29页 |
·复原产物LDH的X射线衍射表征(XRD) | 第29-31页 |
·复原产物LDH的红外吸收光谱 | 第31-32页 |
·复原产物LDH的热分析(TG-DTG) | 第32-35页 |
·复原产物LDH的形貌分析(SEM) | 第35页 |
·高长径比LDH晶体生长机理 | 第35-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四章 高长径比水滑石在光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 第39-47页 |
·引言 | 第39页 |
·实验部分 | 第39-46页 |
·实验原料和仪器 | 第39页 |
·P-25—LDH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39-42页 |
·P-25—LDH复合材料的X射线衍射分析 | 第40-41页 |
·复合催化剂P-25—LDH材料的红外吸收光谱分析 | 第41-42页 |
·复合材料去除解邻硝基苯酚试验 | 第42-44页 |
·LDH材料的选择 | 第44-45页 |
·不同比例用量的复合材料光催化催化效果的比较 | 第45页 |
·对催化过程的讨论 | 第45-46页 |
·小结 | 第46-47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7-49页 |
·结论 | 第47页 |
·下步工作的设想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60页 |
附录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