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X流处理器的循环实现及优化
| 摘要 | 第1-10页 |
| ABSTRACT | 第10-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5页 |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 ·课题研究的主要工作与成果 | 第13-14页 |
| ·本文的组织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流处理系统体系结构概述 | 第15-28页 |
| ·流处理系统(SPS)模型 | 第15-16页 |
| ·X 流处理器体系结构 | 第16-23页 |
| ·微控制器部件 | 第17-21页 |
| ·运算簇部件 | 第21-23页 |
| ·X 流处理器的设计理念 | 第23-27页 |
| ·数据局域性 | 第23页 |
| ·三级存储模式 | 第23-24页 |
| ·循环调度技术 | 第24-25页 |
| ·超长指令字(VLIW)技术 | 第25-27页 |
| ·单指令多数据(SIMD) | 第27页 |
| ·小结 | 第27-28页 |
| 第三章 循环展开与软件流水 | 第28-35页 |
| ·概述 | 第28-29页 |
| ·原理与比较 | 第29-34页 |
| ·循环展开的原理 | 第29-31页 |
| ·循环展开的优缺点 | 第31页 |
| ·软件流水的原理 | 第31-32页 |
| ·软件流水的优缺点 | 第32-33页 |
| ·循环展开与软件流水的区别与联系 | 第33-34页 |
| ·小结 | 第34-35页 |
| 第四章 流处理器循环的设计实现 | 第35-49页 |
| ·传统的循环实现 | 第35-37页 |
| ·X 流处理器循环指令集设计及循环实现 | 第37-48页 |
| ·X 流处理器循环指令描述及实现 | 第37-44页 |
| ·X 流处理器循环实现 | 第44-48页 |
| ·小结 | 第48-49页 |
| 第五章 X 流处理器循环优化技术 | 第49-64页 |
| ·显性隐藏填充、排空代码的软件流水实现机制 | 第49-56页 |
| ·基本思想 | 第49-50页 |
| ·硬件支持 | 第50-55页 |
| ·工作流程 | 第55-56页 |
| ·自动选择最短执行时间循环展开因子 | 第56-61页 |
| ·循环展开的必要性与局限性因素分析 | 第57-58页 |
| ·自动选择最短执行时间的循环展开因子算法[5] | 第58-61页 |
| ·多重循环优化技术 | 第61-63页 |
| ·小结 | 第63-64页 |
| 第六章 测试结果及性能分析 | 第64-76页 |
| ·X 流处理器通用测试平台介绍 | 第64-65页 |
| ·解耦循环实现机制验证 | 第65-70页 |
| ·显性隐藏填充排空代码的软件流水机制的验证 | 第70-72页 |
| ·自动选择展开因子的循环展开技术的验证 | 第72-74页 |
| ·小结 | 第74-76页 |
| 第七章 结束语 | 第76-78页 |
| 致谢 | 第78-79页 |
| 参考文献 | 第79-84页 |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84-85页 |
| 附录A 部分测试核级源程序 | 第85-89页 |
| 附录B 循环指令组合功能的时序 | 第89-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