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17页 |
·前言 | 第7-8页 |
·压电泵的发展现状 | 第8-15页 |
·压电泵的分类 | 第8-9页 |
·压电泵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9-15页 |
·压电泵的技术展望与应用前景 | 第15-16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压电振子振动的理论分析 | 第17-30页 |
·压电效应及压电陶瓷 | 第17-20页 |
·压电效应及基本原理 | 第17-18页 |
·压电陶瓷 | 第18-20页 |
·压电陶瓷材料的主要参数 | 第20-22页 |
·压电振子的振动模态 | 第22-23页 |
·复合式压电振子振动的理论分析 | 第23-29页 |
·基本假设与定义 | 第25页 |
·复合压电振子的几何方程 | 第25-26页 |
·复合压电振子本构方程 | 第26页 |
·边界条件 | 第26-27页 |
·Rayleigh-Ritz 法求解振动问题 | 第27-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圆形复合压电振子的实验测试研究 | 第30-37页 |
·压电振子测试的实验方案 | 第30-31页 |
·驱动电压波形对变形量的影响 | 第31-33页 |
·压电振子变形量的测试 | 第33-35页 |
·空载时压电振子的中心变形量 | 第33-34页 |
·负载时压电振子的中心变形量 | 第34-35页 |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四章单腔体双振子压电泵的结构设计与理论分析 | 第37-50页 |
·单腔体双振子压电泵中微型阀的选择 | 第37-43页 |
·微型阀的原理及其分类 | 第37-40页 |
·被动截止阀的分析与选择 | 第40-43页 |
·压电泵阀片滞后现象分析 | 第43页 |
·单腔体双振子压电泵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 第43-45页 |
·单腔体单振子压电泵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 第43-44页 |
·单腔体双振子压电泵的组成与基本结构 | 第44-45页 |
·影响单腔体双振子压电泵性能因素的理论分析 | 第45-49页 |
·压电薄膜驱动器 | 第46-47页 |
·腔体内流体压力分布规律及阀孔位置选择 | 第47-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五章 单腔体双振子压电泵的实验研究 | 第50-60页 |
·单腔体双振子压电泵的实验方案 | 第50-51页 |
·实验样机 | 第50页 |
·实验测试方案的示意图 | 第50-51页 |
·实验设备 | 第51页 |
·单腔体双振子压电泵性能的实验 | 第51-56页 |
·两个振子共同振动时单腔体双振子压电泵的出流特性实验 | 第52-55页 |
·单腔体双振子压电泵两种工作情况的对比分析 | 第55-56页 |
·影响单腔体双振子压电泵性能的几个因素 | 第56-59页 |
·泵腔高度对压电泵输出流量的影响 | 第56-57页 |
·阀片数量对压电泵输出性能的影响 | 第57-58页 |
·压电振子激励方式对压电泵输出流量的影响 | 第58-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摘要 | 第65-68页 |
ABSTRACT | 第68-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