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15页 |
1.1 本文的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8-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相关概念及理论阐述 | 第9-11页 |
1.1.3 研究的理论价值及实践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及其述评 | 第11-12页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第12-15页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1.3.2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 第13-15页 |
2 绿色技术创新的制度结构及其功能 | 第15-32页 |
2.1 绿色技术创新制度结构的涵义 | 第15页 |
2.2 绿色技术创新制度的构成 | 第15-17页 |
2.3 绿色技术创新制度的功能 | 第17-21页 |
2.3.1 经典理论家关于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关系的论点 | 第17-18页 |
2.3.2 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关系 | 第18-19页 |
2.3.3 绿色技术创新制度的功能 | 第19-21页 |
2.4 绿色技术创新系统“制度积木”的发现 | 第21-32页 |
2.4.1 产权制度积木 | 第21-25页 |
2.4.2 市场制度积木 | 第25-27页 |
2.4.3 政府促进技术创新制度积木 | 第27-28页 |
2.4.4 企业制度积木 | 第28-31页 |
2.4.5 保障制度积木 | 第31-32页 |
3 发达国家及地区绿色技术创新制度结构及其特征 | 第32-53页 |
3.1 日本的绿色技术创新制度结构及其特征 | 第32-40页 |
3.1.1 日本经济及绿色事业发展概况 | 第32-33页 |
3.1.2 日本绿色技术创新制度结构 | 第33-39页 |
3.1.3 日本绿色技术创新制度结构设计特征 | 第39-40页 |
3.2 美国绿色技术创新制度结构及其特征 | 第40-47页 |
3.2.1 美国绿色事业发展概况与特点 | 第40-41页 |
3.2.2 美国绿色技术创新制度结构 | 第41-46页 |
3.2.3 美国绿色技术创新制度结构设计特征 | 第46-47页 |
3.3 欧盟绿色技术创新制度结构及其特点 | 第47-53页 |
3.3.1 欧盟经济及绿色事业发展概况 | 第47页 |
3.3.2 欧盟绿色技术创新制度结构 | 第47-52页 |
3.3.3 欧盟绿色技术创新制度结构设计特征 | 第52-53页 |
4 中国绿色技术创新制度现状及其创新途径 | 第53-69页 |
4.1 中国绿色技术创新制度现状及其问题 | 第53-62页 |
4.1.1 中国绿色事业发展背景 | 第53-54页 |
4.1.2 中国绿色技术创新制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54-62页 |
4.2 中国绿色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对策及结构设计 | 第62-69页 |
4.2.1 激励性产权制度创新 | 第62-64页 |
4.2.2 绿色会计及绿色审计制度创新 | 第64-65页 |
4.2.3 政府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制度创新 | 第65-67页 |
4.2.4 公众参与制度创新 | 第67-68页 |
4.2.5 中国绿色技术创新制度结构设计 | 第68-69页 |
结论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