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褶服装的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引言 | 第13-2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3 研究目的 | 第14-15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15-18页 |
1.4.1 术语界定 | 第15-16页 |
1.4.2 文献资料 | 第16-17页 |
1.4.3 要解决的问题 | 第17-18页 |
1.5 压褶服装的概述 | 第18-24页 |
1.5.1 古老的服装设计语言 | 第18-19页 |
1.5.2 压褶服装孕育而生 | 第19-24页 |
第二章 压褶服装的审美 | 第24-33页 |
2.1 压褶服装的审美原则 | 第24-29页 |
2.1.1 压褶服装符合形式美法则 | 第25页 |
2.1.2 压褶服装的审美特点 | 第25-29页 |
2.2 压褶服装的肌理特色 | 第29-32页 |
2.2.1 视觉肌理 | 第29-30页 |
2.2.2 触觉肌理 | 第30-31页 |
2.2.3 集视觉与触觉于一体的压褶服装 | 第31-32页 |
小结 | 第32-33页 |
第三章 压褶服装的材料与功能性 | 第33-40页 |
3.1 压褶服装的材料 | 第33-34页 |
3.2 压褶服装的功能性 | 第34-39页 |
3.2.1 运动弹性 | 第35-37页 |
3.2.2 卫生性 | 第37-38页 |
3.2.3 易操作性 | 第38-39页 |
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压褶服装的设计 | 第40-53页 |
4.1 压褶服装的设计特点 | 第40-41页 |
4.2 压褶服装的分类设计 | 第41-48页 |
4.2.1 竖褶压褶服装 | 第41-44页 |
4.2.2 乱褶压褶服装 | 第44-46页 |
4.2.3 扎褶压褶服装 | 第46-48页 |
4.3 压褶服装的组合设计 | 第48-52页 |
4.3.1 肌理纹样的组合 | 第48-50页 |
4.3.2 二次与多次压褶 | 第50-51页 |
4.3.3 服装面料的组合 | 第51-52页 |
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压褶服装的流行 | 第53-66页 |
5.1 压褶服装的流行史 | 第53-56页 |
5.1.1 20、30年代 | 第53-54页 |
5.1.2 70、80年代 | 第54-55页 |
5.1.3 世纪交替时期 | 第55-56页 |
5.2 影响压褶服装流行的因素 | 第56-65页 |
5.2.1 社会环境 | 第56-62页 |
5.2.2 个人需求 | 第62-65页 |
小结 | 第65-66页 |
第六章 未来展望 | 第66-77页 |
6.1 当前压褶服装存在的问题 | 第66-70页 |
6.1.1 压褶机的多层压褶问题 | 第66-67页 |
6.1.2 局部缝纫尺寸控制问题 | 第67-68页 |
6.1.3 亟待改进的服用性能 | 第68页 |
6.1.4 单一的服装面料 | 第68-70页 |
6.1.5 受众年老化的倾向 | 第70页 |
6.2 压褶服装的未来展望 | 第70-77页 |
6.2.1 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发展趋势 | 第71-72页 |
6.2.2 独辟蹊径的新兴服装领域 | 第72-73页 |
6.2.3 相关领域的渗透 | 第73-74页 |
6.2.4 服装面料的再造艺术探究 | 第74-77页 |
结论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84-85页 |
致谢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