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行程结构一体化二维微定位台参数化设计及实验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微定位技术概述 | 第10页 |
·大行程微定位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单级驱动的大行程纳米定位工作台 | 第10-13页 |
·两级驱动的大行程纳米定位工作台 | 第13-14页 |
·大行程微定位技术的发展趋势展望 | 第14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微定位台的方案设计 | 第16-23页 |
·引言 | 第16页 |
·并联微定位机构 | 第16页 |
·新型微定位机构构型 | 第16-19页 |
·多功能微驱动接口模块 | 第16-18页 |
·一种2-PPr型二平动并联结构微定位平台 | 第18-19页 |
·二平动微定位台方案设计 | 第19-22页 |
·微定位台机构描述 | 第19-21页 |
·微定位台的单元机构划分 | 第21-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微定位台中各单元机构的刚度模型 | 第23-42页 |
·引言 | 第23页 |
·柔性运动副的刚度模型 | 第23-27页 |
·弹性移动副的刚度模型 | 第23-24页 |
·柔性铰链的刚度模型 | 第24-26页 |
·柔性梁单元的刚度模型 | 第26-27页 |
·柔性机构的刚度分析 | 第27-28页 |
·直圆柔性铰链平行导向机构 | 第28-36页 |
·平行导向机构描述 | 第28-29页 |
·平行导向机构支链的柔度模型 | 第29-34页 |
·平行导向机构的刚度模型 | 第34-35页 |
·实例分析验证 | 第35-36页 |
·弹性折叠梁的刚度建模 | 第36-41页 |
·弹性折叠梁的机构描述 | 第36-37页 |
·弹性折叠梁支链的柔度模型 | 第37-39页 |
·弹性折叠梁的刚度模型 | 第39-40页 |
·实例分析验证 | 第40-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四章 以刚度为目标的结构尺寸设计 | 第42-51页 |
·引言 | 第42页 |
·微位移放大模块的机构描述 | 第42-43页 |
·微位移放大模块的设计计算 | 第43-48页 |
·微位移放大模块设计指标 | 第43页 |
·微位移放大模块的结构尺寸设计 | 第43-48页 |
·基于有限元分析的机构参数修正 | 第48-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微定位台静力学及运动学分析 | 第51-63页 |
·引言 | 第51页 |
·微定位台刚度模型的建立 | 第51-58页 |
·两输入支链的刚度模型 | 第52-56页 |
·建立微定位台末端的刚度模型 | 第56-58页 |
·微定位台运动学分析 | 第58-62页 |
·微定位台输入支链的运动学分析 | 第59-61页 |
·微定位台位置正反解 | 第61-62页 |
·微定位台的运动学模型 | 第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六章 微定位台参数化建模及有限元分析 | 第63-70页 |
·引言 | 第63页 |
·全柔性机构性能的分析方法 | 第63页 |
·基于VC与APDL的微定位台参数化设计 | 第63-68页 |
·微定位平台的APDL参数化建模 | 第64-67页 |
·基于VC的微定位台参数化分析 | 第67-68页 |
·微定位台参数化有限元分析实例 | 第68-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七章 微定位台实验控制系统 | 第70-82页 |
·引言 | 第70页 |
·压电陶瓷特性测试 | 第70-76页 |
·压电陶瓷概述 | 第70页 |
·压电陶瓷测试系统搭建 | 第70-71页 |
·蠕变特性测试 | 第71-73页 |
·迟滞特性测试 | 第73-76页 |
·微定位台测试实验系统 | 第76-78页 |
·微定位台实验系统搭建 | 第76页 |
·微定位台测试系统界面 | 第76-77页 |
·微定位台运动实验测试结果 | 第77-78页 |
·微定位台控制系统 | 第78-81页 |
·微定位台闭环反馈控制方式 | 第78-80页 |
·微定位台控制系统 | 第80-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2-84页 |
·总结 | 第82-83页 |
·展望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0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