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前言 | 第7-13页 |
(一) 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7页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7-11页 |
1. “人的需要”理论研究现状 | 第8-9页 |
2. 国外马克思需要理论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3. 国内马克思需要理论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三) 本文的研究思路、创新与不足 | 第11-12页 |
(四) 基本概念界定 | 第12-13页 |
一 马克思需要理论概述 | 第13-30页 |
(一) 马克思需要理论的形成路径 | 第13-18页 |
1. 1842 ——1844 年马克思需要理论的初步提出 | 第13-14页 |
2. 1844 ——1846 年马克思需要理论的基本形成 | 第14-16页 |
3. 19 世纪 50——60 年代马克思需要理论的丰富与完善 | 第16-18页 |
(二) 马克思关于人的需要的涵义、内容及基本特征 | 第18-25页 |
1. 人的需要的涵义 | 第18-20页 |
2. 人的需要的内容 | 第20-23页 |
3. 人的需要的基本特征 | 第23-25页 |
(三) 马克思关于人的需要的地位和作用 | 第25-30页 |
1. 需要范畴与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形成 | 第25-26页 |
2. 人的需要与实践的关系 | 第26-28页 |
3. 人的需要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 第28-30页 |
二 马克思需要理论的人本意蕴 | 第30-47页 |
(一) 马克思需要理论的人本旨趣 | 第30-34页 |
1. 人的需要与人的全面发展 | 第30-33页 |
2. 人的需要与人类自由解放 | 第33-34页 |
(二) 马克思需要理论的人本维度 | 第34-47页 |
1. 马克思需要理论人本个体维度 | 第35-37页 |
(1) 个体生存维度 | 第35-36页 |
(2) 个体发展维度 | 第36-37页 |
2. 马克思需要理论人本自然维度 | 第37-41页 |
(1) 原始自然维度 | 第37-38页 |
(2) 人化自然维度 | 第38-39页 |
(3) 生态自然维度 | 第39-41页 |
3. 马克思需要理论人本社会维度 | 第41-47页 |
(1) 社会生产力维度 | 第41-42页 |
(2) 社会生产关系维度 | 第42-43页 |
(3) 社会生产方式维度 | 第43-45页 |
(4) 社会变革维度 | 第45-47页 |
三 马克思需要理论在当代我国的人本践行 | 第47-52页 |
(一)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需要理论的贯彻 | 第47-50页 |
1.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 第47页 |
2. 马克思需要理论与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内涵 | 第47-48页 |
3. 马克思需要理论与科学发展观的实践 | 第48-50页 |
(二)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对马克思需要理论的人本实践 | 第50-52页 |
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 第50页 |
2. 马克思需要理论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以人为本” | 第50-51页 |
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人的需要全面发展提供社会保障 | 第51-52页 |
结语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后记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