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8-13页 |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研究主要内容和论文框架 | 第11页 |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11-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扩权强县”改革的理论基础 | 第13-18页 |
·“扩权强县”概念的界定 | 第13页 |
·“扩权强县”改革的理论基础:政府间关系理论 | 第13-18页 |
·政府间纵向关系的概念及特征 | 第13-14页 |
·政府间纵向关系的层级结构划分与职能配置 | 第14-15页 |
·政府间纵向分权改革与关系模式的变迁 | 第15-18页 |
第三章 府际关系视角下“市管县”体制的现状分析 | 第18-24页 |
·“市管县”体制的历史沿革 | 第18页 |
·“市管县”体制下的府际关系现状 | 第18-21页 |
·省、市、县政府的层级关系 | 第19-20页 |
·省、市、县政府的职权配置 | 第20-21页 |
·“市管县”体制的局限性分析 | 第21-24页 |
·行政层级增多,降低了行政效率 | 第22页 |
·财权与事权不对称,导致县级财力弱化 | 第22-23页 |
·“小马拉大车”,束缚县域经济发展 | 第23-24页 |
第四章 府际关系视角下“扩权强县”改革的理性思考 | 第24-35页 |
·“扩权强县”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 第24-26页 |
·有利于分化权力,扩大地方政府自主权 | 第24-25页 |
·有利于减少行政层级,提高行政效率 | 第25页 |
·有利于转变政府角色,提升政府能力 | 第25-26页 |
·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壮大县域经济 | 第26页 |
·“扩权强县”改革的实践分析 | 第26-30页 |
·浙江改革的实践 | 第27-28页 |
·湖北改革的实践 | 第28-29页 |
·四川改革的实践 | 第29-30页 |
·“扩权强县”改革的制度效应与困境分析 | 第30-35页 |
·提高了行政管理效能,但管理水平亟待加强 | 第31-32页 |
·促进了县域经济发展,但市县竞争更加激烈 | 第32-33页 |
·增强了公共服务职能,但财权与事权有待统一 | 第33-35页 |
第五章 府际关系视角下深化“扩权强县”改革的路径选择 | 第35-39页 |
·确立目标:建立新型的市县合作伙伴关系 | 第35页 |
·制度前提:改革政府层级结构,实行市县分治 | 第35-36页 |
·路径选择:以县为基础合理划分政府间职责权限 | 第36-37页 |
·制度配套:实行制度性分权,健全权力监督机制 | 第37-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个人简历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