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英文摘要 | 第3-7页 |
1、通过“通用字符”来寻求异质文化的会通 | 第7-17页 |
·莱布尼茨其人其学 | 第7-11页 |
·莱布尼茨的通用字符和中国文字 | 第11-13页 |
·莱布尼茨的通用字符和《易经》 | 第13-17页 |
2、泛神论与一神论的会通 | 第17-29页 |
·莱布尼茨孔子观的理论渊源 | 第18-23页 |
·莱布尼茨的孔子观 | 第23-27页 |
·莱布尼茨的孔子观对后世的影响 | 第27-29页 |
3、“理”与“先定和谐”—沟通中西哲学的桥梁 | 第29-42页 |
·“理”的本质的比较分析 | 第29-35页 |
·“气”和“理气”的本质的比较分析 | 第35-38页 |
·“太极”的本质的比较分析 | 第38-42页 |
结语 | 第42-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附录 | 第48-49页 |
后记 | 第49-50页 |
原创性说明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