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对象结构有限元软件开发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7页 |
| ·面向对象方法在结构有限元软件开发中的必要性 | 第10-12页 |
| ·面向过程有限元程序设计方法及其缺陷 | 第10-11页 |
| ·面向对象有限元程序设计方法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软件工程方法在结构有限元软件开发中的必要性 | 第12-14页 |
| ·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 | 第12页 |
| ·优良软件的属性 | 第12-13页 |
| ·软件项目中的基本活动 | 第13-14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15-17页 |
| 第二章 有限单元法与面向对象概念的简介 | 第17-30页 |
| ·有限单元法的进展回顾 | 第17页 |
| ·有限元方法的一般步骤 | 第17-20页 |
| ·面向对象方法概述 | 第20-28页 |
| ·面向对象的概念 | 第20-22页 |
| ·类和对象 | 第22-23页 |
| ·实例变量 | 第23-24页 |
| ·方法、操作与多态 | 第24页 |
| ·继承层次结构 | 第24-25页 |
| ·继承层次结构对多态和变量声明的影响 | 第25-27页 |
| ·基于重用技术进行软件开发 | 第27页 |
| ·小结 | 第27-28页 |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28-30页 |
| 第三章 需求工程 | 第30-36页 |
| ·领域分析 | 第30-31页 |
| ·软件项目的起点 | 第31页 |
| ·定义问题和范围 | 第31-32页 |
| ·需求的定义 | 第32页 |
| ·需求的类型 | 第32-33页 |
| ·功能性需求 | 第32-33页 |
| ·非功能性需求 | 第33页 |
| ·需求收集与分析技术 | 第33-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页 |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 第四章 结构有限元软件的面向对象分析 | 第36-57页 |
| ·面向对象分析概述 | 第36页 |
| ·用类进行建模 | 第36-40页 |
| ·UML的概念 | 第36-37页 |
| ·UML类图的要素 | 第37页 |
| ·关联与多重性 | 第37-38页 |
| ·泛化 | 第38-39页 |
| ·实例图 | 第39页 |
| ·聚合 | 第39-40页 |
| ·类图的开发过程 | 第40-43页 |
| ·领域模型与系统模型的比较 | 第40-41页 |
| ·建模活动的顺序 | 第41页 |
| ·确定类 | 第41页 |
| ·确定关联和属性 | 第41-42页 |
| ·确定泛化 | 第42页 |
| ·为类指定职责 | 第42页 |
| ·确定操作 | 第42页 |
| ·小结 | 第42-43页 |
| ·OOFE 类与对象的识别与确定 | 第43-45页 |
| ·OOFE 关联与属性的确定 | 第45-50页 |
| ·基本类关联的确定 | 第45-46页 |
| ·确定类的属性 | 第46-50页 |
| ·OOFE 泛化的确定 | 第50-52页 |
| ·单元类的泛化 | 第50-51页 |
| ·材料类的泛化 | 第51-52页 |
| ·OOFE为类指定职责及确定操作 | 第52-56页 |
| ·本章小结 | 第56页 |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56-57页 |
| 第五章 结构有限元软件的面向对象设计 | 第57-69页 |
| ·面向对象设计概述 | 第57页 |
| ·交互建模 | 第57-59页 |
| ·顺序图 | 第58-59页 |
| ·协作图 | 第59页 |
| ·OOFE线性静力分析的面向对象设计 | 第59-67页 |
| ·有限元对象的初始化及计算前的准备工作 | 第60-63页 |
| ·单元刚度矩阵的形成 | 第63-64页 |
| ·结构有限元的静力计算过程 | 第64-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68-69页 |
| 第六章 结构有限元软件的面向对象实现 | 第69-90页 |
| ·C++及MFC简介 | 第69-71页 |
| ·匈牙利表示法 | 第69-70页 |
| ·常用 MFC 类简介 | 第70-71页 |
| ·程序涉及的基本单元有关问题探讨 | 第71-79页 |
| ·平面桁架单元分析 | 第71-72页 |
| ·平面梁单元分析 | 第72-78页 |
| ·8节点平面等参单元分析 | 第78-79页 |
| ·节点自由度编号处理 | 第79-80页 |
| ·总刚矩阵的一维变带宽存储 | 第80-81页 |
| ·带宽的计算 | 第80-81页 |
| ·一维存储方式 | 第81页 |
| ·总刚矩阵的组装 | 第81页 |
| ·支座位移处理和支座反力计算 | 第81-82页 |
| ·支座位移处理 | 第81-82页 |
| ·支座反力计算 | 第82页 |
| ·程序编制过程中其它问题的探讨 | 第82-83页 |
| ·矩阵类简介 | 第82页 |
| ·线性方程组的求解 | 第82-83页 |
| ·程序的扩充方法 | 第83-86页 |
| ·梁单元类加入到程序系统的示例 | 第83-85页 |
| ·混凝土材料类加入到程序系统的示例 | 第85-86页 |
| ·程序测试与验证 | 第86-88页 |
| ·程序的测试 | 第86页 |
| ·程序的验证 | 第86-88页 |
| ·本章小结 | 第88-89页 |
| 本章参考文献 | 第89-90页 |
| 第七章 全文总结 | 第90-92页 |
| ·本文研究成果及结论 | 第90页 |
| ·软件开发的下一步工作 | 第90-92页 |
| 致 谢 | 第92-93页 |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