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 第1-19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9-14页 |
1.1.1 从会计与社会经济环境的互相作用来看,会计必须跟上并适应当前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 | 第9-10页 |
1.1.2 从现行会计系统本身及会计本质来看,会计要克服其局限性必须进行变革 | 第10-13页 |
1.1.3 从会计的演进规律来看,决定了会计始终服务于价值增值管理 | 第13-14页 |
1.1.4 从信息技术的发展来看,决定了会计的未来必将表现为一种信息整合系统 | 第14页 |
1.2 前人研究文献评述 | 第14-17页 |
1.2.1 对会计未来趋势预测的研究与发展 | 第14-16页 |
1.2.2 新的管理方法和理论成果的提出 | 第16-17页 |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观点 | 第17-19页 |
2 基于价值增值管理的信息整合系统概念辨析及框架设计 | 第19-26页 |
2.1 未来会计的本质解析 | 第19-20页 |
2.2 与未来会计观的相关概念解析 | 第20-23页 |
2.2.1 “价值”概念解析 | 第20-22页 |
2.2.2 “增值”概念解析 | 第22页 |
2.2.3 “价值增值管理”概念解析 | 第22-23页 |
2.2.4 “信息整合”概念解析 | 第23页 |
2.3 未来会计体系的框架设计 | 第23-26页 |
2.3.1 未来会计体系与现行会计体系的联系与区别 | 第24页 |
2.3.2 未来会计体系框架设计 | 第24-26页 |
3 基于价值增值管理的信息整合系统的基本理论问题 | 第26-36页 |
3.1 未来会计目标分析 | 第27-29页 |
3.1.1 会计目标研究的回顾 | 第27-28页 |
3.1.2 未来会计目标 | 第28-29页 |
3.2 未来会计职能定位 | 第29-32页 |
3.2.1 会计职能研究的回顾 | 第30页 |
3.2.2 未来会计的基本职能 | 第30-31页 |
3.2.3 未来会计的核心职能——多维立体控制 | 第31-32页 |
3.3 未来会计的对象 | 第32-36页 |
3.3.1 会计对象研究的回顾 | 第32-33页 |
3.3.2 未来会计的对象一般 | 第33页 |
3.3.3 未来会计的对象特殊 | 第33-36页 |
4 未来会计核算体系的全新阐述——确认、计量、记录、报告 | 第36-56页 |
4.1 未来会计的确认 | 第37-39页 |
4.1.1 确认的前提即会计的假设 | 第37-38页 |
4.1.2 确认程序 | 第38-39页 |
4.1.3 确认标准 | 第39页 |
4.2 未来会计的计量 | 第39-41页 |
4.2.1 计量单位 | 第40页 |
4.2.2 计量属性 | 第40-41页 |
4.3 未来会计的记录 | 第41-43页 |
4.3.1 记录手段的改变 | 第42页 |
4.3.2 记录标准(会计记录的规则或要求)的改变 | 第42-43页 |
4.4 未来会计报告研究 | 第43-56页 |
4.4.1 现行会计报告的局限性 | 第44-47页 |
4.4.2 未来会计报告发展 | 第47-56页 |
5 未来会计的实施 | 第56-58页 |
5.1 客观条件已经具备 | 第56页 |
5.1.1 现代科技发展呼唤会计进行变革 | 第56页 |
5.1.2 会计发展规律推动会计的变革 | 第56页 |
5.2 主观条件有所欠缺 | 第56-57页 |
5.3 信息资源整合的前景展望 | 第57页 |
5.4 本文研究中尚未解决的问题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