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项目会计
1 绪论 | 第1-16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6页 |
·关于非常项目理论基础的研究 | 第10页 |
·有关非常项目是否应纳入损益的问题 | 第10-11页 |
·美国相关准则的规定 | 第11-12页 |
·G4+1的发展动向 | 第12页 |
·国际会计准则的规定及发展动向 | 第12-13页 |
·我国有关非常项目的研究 | 第13-16页 |
·论文主要内容 | 第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2 非常项目的基本概念界定 | 第16-24页 |
·非常项目的界定及要素归属 | 第16-20页 |
·美国对非常项目的界定及要素归属 | 第16-17页 |
·国际会计准则对非常项目的界定及要素归属 | 第17-18页 |
·我国对非常项目的界定及要素归属 | 第18-19页 |
·小结 | 第19-20页 |
·非常项目的基本内容 | 第20-21页 |
·非常项目的性质 | 第21-22页 |
·非经常性 | 第21-22页 |
·非正常性 | 第22页 |
·主观性 | 第22页 |
·差异性 | 第22页 |
·重要性 | 第22页 |
·非常项目的列示 | 第22-24页 |
3 我国非常项目会计的现状研究 | 第24-38页 |
·非常项目会计核算的现状 | 第24-32页 |
·非货币性交易 | 第24-26页 |
·债务重组 | 第26-27页 |
·资产减值准备 | 第27-28页 |
·关联方交易 | 第28-30页 |
·小结 | 第30-32页 |
·非常项目会计披露的现状 | 第32-37页 |
·非常项目会计披露的法律规范 | 第32-33页 |
·非常项目会计披露存在的问题 | 第33-37页 |
·小结 | 第37页 |
·会计核算规范与披露规范的差异 | 第37-38页 |
4 对我国上市公司非常项目的实证分析 | 第38-45页 |
·上市公司非常损益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38-41页 |
·样本选择说明 | 第38-39页 |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39-40页 |
·研究结论 | 第40-41页 |
·亏损上市公司利用非常损益的盈余管理 | 第41-45页 |
·上市公司利用非常损益操纵盈余的动机分析 | 第41页 |
·我国有关上市公司出现亏损的法律规范 | 第41-42页 |
·研究假设 | 第42页 |
·样本选取 | 第42页 |
·研究方法 | 第42页 |
·研究结果及结论 | 第42-44页 |
·研究的局限性 | 第44-45页 |
5 非常项目会计发展进程中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 第45-61页 |
·非常项目会计有必要引入利得和损失要素 | 第45-47页 |
·非常项目的确认 | 第47-53页 |
·非常项目的判断标准 | 第48-49页 |
·非常项目判断导引 | 第49-53页 |
·非常项目的确认时间 | 第53页 |
·非常损益的诊断 | 第53-56页 |
·诊断的前提 | 第54页 |
·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的诊断 | 第54-56页 |
·非常项目的报告 | 第56-61页 |
·非常项目报告的目的 | 第56-57页 |
·非常项目报告 | 第57-59页 |
·重构利润表的意义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