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乙酰胆碱受体与重症肌无力(综述) | 第1-32页 |
1 前言 | 第15页 |
2 乙酰胆碱受体结构与功能 | 第15-20页 |
·乙酰胆碱受体的结构 | 第15-17页 |
·乙酰胆碱受体的作用机理 | 第17页 |
·乙酰胆碱受体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 第17-20页 |
3 重症肌无力发病机理及治疗方法 | 第20-24页 |
·重症肌无力形成机理 | 第20-22页 |
·重症肌无力的细胞免疫机理 | 第22页 |
·重症肌无力的治疗方法 | 第22-24页 |
4 重症肌无力治疗的新战略—免疫毒素 | 第24-29页 |
·核糖体失活蛋白 | 第24-27页 |
·免疫毒素 | 第27-29页 |
5 参考文献 | 第29-32页 |
第二章 乙酰胆碱受体主要功能区的延伸与分子亚克隆 | 第32-40页 |
1 前言 | 第32页 |
2 材料 | 第32-34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32-33页 |
·主要试剂 | 第33页 |
·主要试剂配制 | 第33-34页 |
·菌种和质粒 | 第34页 |
3 方法 | 第34-36页 |
·寡核甘酸片段的双链形成 | 第34-35页 |
·重组质粒pUC-AChR_(α205)的分子克隆 | 第35页 |
·重组质粒的鉴定 | 第35页 |
·工程菌的诱导与表达 | 第35-36页 |
4 结果 | 第36-38页 |
·DNA片段双链的合成 | 第36页 |
·重组质粒pUC-AChR_(α205)的鉴定 | 第36-37页 |
·目的基因的序列分析 | 第37页 |
·重组质粒在E.coli DH5α中的初步表达 | 第37-38页 |
5 讨论 | 第38-39页 |
6 参考文献 | 第39-40页 |
第三章 乙酰胆碱受体α亚基主要功能区在大肠杆菌中的可溶性表达、纯化及免疫活性 | 第40-61页 |
1 前言 | 第40页 |
2 材料 | 第40-42页 |
·主要仪器设备 | 第40页 |
·主要试剂及配制 | 第40-42页 |
·菌种与质粒 | 第42页 |
3 方法 | 第42-48页 |
·AChR_(α205)基因片段的克隆及重组子的构建 | 第42-44页 |
·目的蛋白在不同重组菌的表达 | 第44-45页 |
·MBP-AChR_(α205)融合蛋白的表达和纯化 | 第45-47页 |
·MBP-AChR_(α205)和AChR_(α205)蛋白的免疫学性质 | 第47-48页 |
·免疫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吸附性能 | 第48页 |
4 结果 | 第48-59页 |
·重组子的双酶切鉴定 | 第48-50页 |
·AChR_(α205)在不同表达载体中的表达 | 第50-51页 |
·融合蛋白MBP-AChR_(α205)的纯化 | 第51-53页 |
·融合蛋白MBP-AChR_(α205)的Factor Xa酶切 | 第53-55页 |
·融合蛋白MBP-AChR_(α205)与Factor Xa酶切产物的Western blot印迹 | 第55页 |
·融合蛋白MBP-AChR_(α205)与Factor Xa酶切产物的ELISA检测 | 第55-56页 |
·融合蛋白MBP-AChR_(α205)与抗AChR血清的ELISA反应 | 第56页 |
·免疫吸附剂Amylose-MBP-AChR_(α205)对AChRAb的结合性能 | 第56-57页 |
·免疫吸附剂对肌无力病人血清中AChRAb及其它成分的清除率 | 第57-59页 |
5 讨论 | 第59-60页 |
6 参考文献 | 第60-61页 |
第四章 乙酰胆碱受体α-亚基主要功能区在酵母中的表达纯化及免疫性质 | 第61-77页 |
1 前言 | 第61页 |
2 材料 | 第61-62页 |
·工具酶和主要生化试剂 | 第61-62页 |
·免疫分析试剂 | 第62页 |
·酵母菌培养基 | 第62页 |
3 方法 | 第62-68页 |
·重组质粒的构建 | 第62-64页 |
·酵母宿主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 | 第64-66页 |
·多拷贝酵母重组转化子的筛选 | 第66页 |
·重组菌的PCR鉴定 | 第66-67页 |
·重组AChR_(α211)在P.pastoris GS115中的分泌表达 | 第67页 |
·重组AChR_(α211)的纯化 | 第67页 |
·AChR_(α211)的免疫学活性 | 第67-68页 |
·AChR_(α211)-免疫吸附剂的制备 | 第68页 |
·AChR_(α211)-免疫吸附剂对肌无力患者血清中AChRAb的清除作用 | 第68页 |
4 结果 | 第68-74页 |
·重组质粒的鉴定 | 第68-70页 |
·重组酵母菌的PCR鉴定 | 第70页 |
·重组AChR_(α211)的分泌表达及Western blot分析 | 第70-71页 |
·重组AChR_(α211)的纯化及免疫活性 | 第71-73页 |
·AChR_(α211)免疫吸附剂的制备及其对肌无力患者血清中AChRAb的清除 | 第73-74页 |
5 讨论 | 第74-75页 |
6 参考文献 | 第75-77页 |
第五章 蛋白质自剪接在蛋白质工程中的应用(综述) | 第77-96页 |
1 前言 | 第77-78页 |
2 蛋白质自剪切现象的发现 | 第78-79页 |
3 蛋白质自剪接的术语及内蛋白子(intein)的命名 | 第79-80页 |
·蛋白质自剪接术语 | 第79页 |
·内蛋白子的命名 | 第79-80页 |
·具有归位内切酶活性的内蛋白子的命名 | 第80页 |
4 内蛋白子的分布 | 第80-81页 |
5 内蛋白子的分类与性质 | 第81-84页 |
·典型内蛋白子 | 第81-83页 |
·微型内蛋白子 | 第83页 |
·逆向剪接内蛋白子 | 第83-84页 |
6 内蛋白子自剪接机理 | 第84-86页 |
7 内蛋白子晶体结构研究概况 | 第86页 |
8 蛋白质剪接的进化 | 第86-87页 |
9 内蛋白子在蛋白质工程中的应用 | 第87-92页 |
·内蛋白子协调的蛋白质间的“化学”合成 | 第87-89页 |
·内蛋白子协调的蛋白质聚合与环化 | 第89-90页 |
·利用内蛋白子的剪切性质建立重组蛋白的一步纯化系统 | 第90-92页 |
·其它 | 第92页 |
10 参考文献 | 第92-96页 |
第六章 内蛋白子介导合成免疫毒素AChR_(α211)-Gelonin | 第96-111页 |
1 前言 | 第96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96-99页 |
·材料 | 第96-97页 |
·重组质粒的构建 | 第97-98页 |
·重组菌的诱导表达 | 第98页 |
·重组蛋白的变、复性 | 第98页 |
·Intein诱导的自剪切反应及目的蛋白的一步纯化 | 第98页 |
·Western blot分析 | 第98页 |
·ELISA分析 | 第98-99页 |
·无细胞体系中蛋白质合成的抑制实验 | 第99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99-109页 |
·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99-100页 |
·重组蛋白的诱导表达 | 第100-101页 |
·包涵体的变性与复性 | 第101页 |
·Intein的自剪切反应 | 第101-103页 |
·表达及纯化产物的免疫活性分析 | 第103-105页 |
·重组Gelonin的ELISA分析 | 第105页 |
·重组Gelonin对无细胞体系蛋白质合成的抑制作用 | 第105-106页 |
·Intein介导的免疫络合物AChR_(α211)-Gelonin的构建 | 第106-109页 |
4 讨论 | 第109页 |
5 参考文献 | 第109-111页 |
第七章 基因疫苗pcDNA-AChR_(α211)的构建及其在C57BL/6小鼠体内的体液免疫应答 | 第111-119页 |
1 前言 | 第111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11-114页 |
·材料与试剂 | 第111-112页 |
·重组质粒的构建及其鉴定 | 第112页 |
·重组质粒的大量提取及纯化 | 第112-113页 |
·重组质粒的免疫接种 | 第113页 |
·抗血清的制备 | 第113页 |
·小鼠血清中AChRAb的ELISA检测 | 第113页 |
·小鼠组织DNA的提取 | 第113-114页 |
·PCR检测组织中的目的基因 | 第114页 |
3 结果 | 第114-117页 |
·重组质粒pcDNA-AChR_(α211)的鉴定 | 第114-115页 |
·重组质粒pcDNA-AChR_(α211)的纯化及定量 | 第115页 |
·临床症状 | 第115页 |
·血清中AChRAb的检测 | 第115-116页 |
·组织中目的基因的检测及序列测定 | 第116-117页 |
4 讨论 | 第117-118页 |
5 参考文献 | 第118-119页 |
附录一 略语表 | 第119-121页 |
附录二 基本方法与技术 | 第121-130页 |
附录三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30-132页 |
致谢 | 第132-133页 |
承诺书 | 第1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