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1 罩式炉的发展及现状 | 第8-20页 |
·退火及退火工艺 | 第8-11页 |
·热处理与材料的性能 | 第8页 |
·罩式炉的发展 | 第8-11页 |
·热处理炉数学模型的发展及应用 | 第11-17页 |
·国内外热处理数学模型与应用 | 第11-15页 |
·罩式炉数学模型建立方法综述 | 第15页 |
·模型数值求解方法 | 第15-17页 |
·长钢400/390型罩式炉结构特点与工艺分析 | 第17-19页 |
·长钢400/390型罩式炉简介 | 第17-18页 |
·长钢400/390型罩式炉存在的问题 | 第18-19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特色 | 第19-20页 |
2 长钢400/390型罩式炉退火过程的工艺技术及建模方案 | 第20-32页 |
·强对流罩式炉的基本结构与热工特点 | 第20-23页 |
·强对流炉的基本结构及工艺 | 第20-22页 |
·强对流炉的热工特点 | 第22-23页 |
·退火模型的分析与设计 | 第23-31页 |
·模型建立总述 | 第23页 |
·各热工过程的具体传热分析 | 第23-24页 |
·退火过程数学模型 | 第24-31页 |
·长钢400/390型罩式退火模型分析与构想 | 第31-32页 |
3 退火过程中盘圆卷内部度场热工分析 | 第32-39页 |
·导热方程的选择 | 第32-36页 |
·盘圆柱的等效导热系数的引入与计算 | 第32-36页 |
·初始条件及边界条件选择 | 第36页 |
·初始条件 | 第36页 |
·边界条件 | 第36页 |
·炉内对流、辐射换热的比较及分析 | 第36-37页 |
·模型求解 | 第37-39页 |
·差分方程的选择 | 第37页 |
·差分法求解中的几个参数的选择说明 | 第37-39页 |
4 盘园外部热交换及传热分析 | 第39-50页 |
·加热过程炉气温度 的计算 | 第39-44页 |
·炉膛热平衡 | 第39-41页 |
·炉气温度的计算 | 第41-42页 |
·总交换面积和炉气黑度的计算 | 第42-44页 |
·均热过程燃料消耗量B的计算 | 第44-45页 |
·炉膛热平衡 | 第44页 |
·均热过程炉气温度计算 | 第44-45页 |
·加热罩温度 的计算 | 第45-46页 |
·加热罩内部导热方程及条件 | 第45页 |
·表面热流密度的计算 | 第45-46页 |
·内罩温度TIC的计算 | 第46-48页 |
·基本方程 | 第46-47页 |
·加热罩内各部分换热量的求解 | 第47-48页 |
·氮气温度 的计算 | 第48-49页 |
·基本方程 | 第48-49页 |
·内罩内各部分换热量的求解 | 第49页 |
·小结 | 第49-50页 |
5 退火过程数学模型应用与工艺分析 | 第50-61页 |
·数学模型计算方法 | 第50页 |
·典型工艺燃料量的模拟及应用分析 | 第50-52页 |
·内罩、氮气监视点温度的变化规律及应用分析 | 第52-53页 |
·加热均热过程枌析 | 第53-54页 |
·盘园温度分布的实测与计算对比分析 | 第54-59页 |
·工艺优化的应用效果 | 第59页 |
·小结 | 第59-61页 |
6 结论及尚待解决的问题 | 第61-62页 |
致 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附 录 符号表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