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2页 |
·引言 | 第9页 |
·概念设计 | 第9-11页 |
·概念设计方法 | 第9-11页 |
·概念设计的计算机化方法 | 第11页 |
·创新设计方法 | 第11-15页 |
·三维虚拟环境下创新设计的定义 | 第11-13页 |
·三维虚拟环境下创新设计的特点 | 第13-15页 |
·空间布局 | 第15-17页 |
·三维自动化创新设计系统 | 第17-20页 |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创新设计 | 第17页 |
·三维虚拟机械创新设计系统 | 第17-20页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第二章 符号方案的自动识别 | 第22-39页 |
·引言 | 第22页 |
·识别原理 | 第22-29页 |
·识别原理 | 第22页 |
·基本机构的符号表达 | 第22-23页 |
·复杂机构的符号表达 | 第23-24页 |
·基本机构的组合方式 | 第24页 |
·连接关系的判定规则 | 第24-29页 |
·符号方案的自动识别 | 第29-34页 |
·识别的具体目的和结果 | 第29页 |
·自动识别步骤 | 第29-30页 |
·识别方法 | 第30-34页 |
·符号方案识别结果的图形表示 | 第34-38页 |
·图形显示原理 | 第34-35页 |
·确定基本机构在底图中的位置 | 第35-37页 |
·确定基本机构间的连接关系表示 | 第37-38页 |
·结论 | 第38-39页 |
第三章 基于遗传算法的三维虚拟机械的空间布局 | 第39-62页 |
·引言 | 第39页 |
·机械布局问题的表达 | 第39-45页 |
·基本机构的连接关系 | 第40-41页 |
·基本机构空间位置的表达 | 第41-42页 |
·具有连接关系的基本机构布局 | 第42-45页 |
·基于遗传算法的机构空间布局优化 | 第45-52页 |
·数学模型 | 第45-47页 |
·基于遗传算法的机构空间布局优化 | 第47-52页 |
·基于遗传算法的机构空间布局优化之程序实现 | 第52-61页 |
·程序的总体思想及程序流程 | 第52页 |
·起始机构具体形式的选择 | 第52-54页 |
·基本机构的尺寸参数输入 | 第54-55页 |
·应用遗传算法实现机构空间布局的优化 | 第55-61页 |
·结论 | 第61-62页 |
第四章 虚拟实体的自动生成及三维虚拟机械的运动仿真 | 第62-87页 |
·面向对象的产品开发的必要性 | 第62-65页 |
·三维设计平台的优点与不足 | 第62-63页 |
·面向对象的产品开发的必要性 | 第63-65页 |
·SolidWorks三维平台及其二次开发环境 | 第65-70页 |
·动态链接库 | 第65-66页 |
·SolidWorks中的OLE自动化技术 | 第66-68页 |
·SolidWorks的二次开发 | 第68-70页 |
·零件的参数化设计 | 第70-74页 |
·SolidWorks中实现零件参数化的方法 | 第71-72页 |
·基于SolidWorks方程式系统的参数化程序 | 第72-74页 |
·基本机构的运动仿真 | 第74-82页 |
·实现功能概述 | 第74-76页 |
·开发过程详解 | 第76-82页 |
·基本机构的数据库 | 第82-87页 |
·机构数据库的建立 | 第82-83页 |
·建立机构数据库的查询 | 第83-84页 |
·利用SolidWorks二次开发功能访问后台的机构数据库 | 第84-87页 |
第五章 三维虚拟机械创新设计系统 | 第87-101页 |
·符号方案的自动识别 | 第87-91页 |
·组成复杂机构的基本机构的空间布局 | 第91-94页 |
·组成复杂机构的基本机构的实体自动生成与装配 | 第94-100页 |
·结论 | 第100-101页 |
总结 | 第101-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05页 |
致谢 | 第105-106页 |
作者发表学术论文及参与课题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