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摘要 | 第1-6页 |
前言 | 第6-8页 |
1 基本情况 | 第8-17页 |
1.1 有关背景 | 第8-13页 |
1.2 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13-17页 |
2 自然保护区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 第17-27页 |
2.1 保护发展观的形成、演变与趋势 | 第17-23页 |
2.2 可持续地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 第23-26页 |
2.3 环境产业:自然保护区可持续保护与发展唯一产业 | 第26-27页 |
3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战略 | 第27-34页 |
3.1 人与自然的两大关系 | 第27-28页 |
3.2 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原则 | 第28-29页 |
3.3 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其在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的应用 | 第29-33页 |
3.4 行动方案 | 第33-34页 |
4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旅游规划 | 第34-38页 |
4.1 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需求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34-35页 |
4.2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现状及发展目标定位 | 第35页 |
4.3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开发规划的原则 | 第35-36页 |
4.4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开发规划 | 第36-37页 |
4.5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的生态旅游开发的机制 | 第37-38页 |
4.6 应同时或提前解决的问题 | 第38页 |
5 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缺陷与影响 | 第38-44页 |
5.1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及政策目标 | 第39-40页 |
5.2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缺陷 | 第40-42页 |
5.3 各种政策缺陷对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第42-44页 |
5.4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政策目标 | 第44页 |
6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探析 | 第44-50页 |
6.1 社区共管的产生及其演变 | 第44-46页 |
6.2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实行“社区共管”的现实意义 | 第46-47页 |
6.3 责、权、利相结合是“社区共管”的经济契机 | 第47-48页 |
6.4 社区共管机构的设置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