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绪论 | 第8-9页 |
第一章 公司治理结构的一般理论及中国的实践 | 第9-23页 |
1.1 公司治理结构的基本涵义 | 第9-13页 |
1.1.1 公司治理结构的本质 | 第9-11页 |
1.1.2 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性 | 第11-13页 |
1.2 公司治理结构的基本构成 | 第13-19页 |
1.2.1 股东与股东大会 | 第13-16页 |
1.2.2 董事和董事会 | 第16-17页 |
1.2.3 经理人员 | 第17-18页 |
1.2.4 监事与监事会 | 第18-19页 |
1.3 中国企业治理结构的演进 | 第19-23页 |
1.3.1 “放权让利”下的企业治理结构 | 第19-20页 |
1.3.2 “企业承包制”的企业治理机构 | 第20-21页 |
1.3.3 “股份制”下的企业治理结构 | 第21-23页 |
第二章 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 | 第23-36页 |
2.1 本章的研究框架及方法说明 | 第23-25页 |
2.1.1 研究对象与内容 | 第23页 |
2.1.2 研究中的统计分析方法 | 第23-24页 |
2.1.3 行业的选取 | 第24-25页 |
2.2 统计结果与理论分析比较 | 第25-31页 |
2.2.1 总股本与经营绩效 | 第25页 |
2.2.2 国家股比例与经营绩效 | 第25-26页 |
2.2.3 流通股比例、机构投资者与经营绩效 | 第26-29页 |
2.2.4 法人股比例与经营绩效 | 第29页 |
2.2.5 股权集中度与经营绩效 | 第29-30页 |
2.2.6 第一大股东所有制性质与经营绩效 | 第30-31页 |
2.3 改善股权结构的政策建议 | 第31-36页 |
2.3.1 关于总股本大小 | 第31-32页 |
2.3.2 关于国家股比例 | 第32页 |
2.3.3 关于流通股比例 | 第32-33页 |
2.3.4 关于法人股比例 | 第33-34页 |
2.3.5 关于股权集中度 | 第34-35页 |
2.3.6 关于第一大股东的所有制性质 | 第35-36页 |
第三章 上市公司民营化与公司治理结构优化 | 第36-58页 |
3.1 引言 | 第36-41页 |
3.2 上市公司民营化的基本动因 | 第41-47页 |
3.3 上市公司民营化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 | 第47-50页 |
3.4 民营上市公司市场进入的行为特征 | 第50-53页 |
3.5 上市公司民营化的市场效应 | 第53-56页 |
3.6 关于上市公司民营化的政策建议 | 第56-58页 |
第四章 上市公司的激励机制与经理股票期权 | 第58-70页 |
4.1 经理股票期权的基本内容和发展状况 | 第58-59页 |
4.1.1 经理股票期权的基本内容 | 第58-59页 |
4.1.2 经理股票期权的发展状况 | 第59页 |
4.2 经理股票期权的效应分析 | 第59-63页 |
4.2.1 经理人利益分析 | 第59-60页 |
4.2.2 公司利益分析 | 第60-63页 |
4.3 我国上市公司经理人员薪酬现状及其成因及影响 | 第63-66页 |
4.3.1 年薪收入状况 | 第63-64页 |
4.3.2 股权收益的状况 | 第64页 |
4.3.3 目前现状的成因与影响 | 第64-66页 |
4.4 经理股票期权在我国要解决的问题 | 第66-70页 |
4.4.1 改革股票发行流通体制,解决股票来源和变现问题 | 第66-67页 |
4.4.2 构建职工持股计划的融资体系,解决购股资金的来源问题 | 第67页 |
4.4.3 加强市场培育和监管,限制经理人员投机行为 | 第67-68页 |
4.4.4 建立真正的经理市场,解决公司的人才选择问题 | 第68-70页 |
本文结语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