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自动化系统论文--数据处理、数据处理系统论文

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的研制

第一章 绪论第1-10页
 1.1 数据采集的意义和任务第6页
 1.2 高速数据采集在雷达中的应用第6-8页
  1.2.1 雷达接收机的工作方式及其对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的要求第6-8页
  1.2.2 超宽带雷达信号的信息提取对高速数据采集的要求第8页
 1.3 国内外高速数据采集的发展动态第8页
 1.4 作者的主要工作及本论文的组织结构第8-10页
第二章 传统接收机的原理与数字接收机原理第10-24页
 2.1 传统接收机原理第10-11页
 2.2 传统接收机存在的主要问题第11-13页
  2.2.1 幅相误差与镜频抑制比关系的理论分析第11-12页
  2.2.2 幅相误差与镜频抑制比的具体数值关系第12-13页
 2.3 数字接收机原理第13页
 2.4 射频直接采样原理第13-14页
 2.5 采用数字下变频获取I、Q的基本原理第14-22页
  2.5.1 时域上的理论推导第14-17页
  2.5.2 数字下变频工作原理的频域说明第17-19页
  2.5.3 正交采样的一般性原理(DPD技术)及误差分析第19-22页
 2.6 任意频率直接射频采样相位一致性探讨第22-23页
 2.7 小结第23-24页
第三章 数据采集的基本理论第24-37页
 3.1 数字采集技术概述第24-25页
 3.2 数据采集的基本理论第25-34页
  3.2.1 数据采集过程第25页
  3.2.2 采样第25-30页
  3.2.3 量化与量化误差第30-34页
 3.3 A/D有效位数的评估方法及条件第34-36页
 3.4 小结第36-37页
第四章 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第37-53页
 4.1 以MAX101A评估板为核心的数据采集系统第37-40页
  4.1.1 系统框图第37页
  4.1.2 利用MAX101A评估板设计的数据采集系统原理概述第37-40页
  4.1.3 以MAX101A评估板为核心的数据采集系统参数说明第40页
 4.2 基于MAX106芯片的数据采集系统第40-47页
  4.2.1 器件选择与方案选取第40-45页
  4.2.2 基于第三种方案的数据采集系统原理框图概述第45-47页
 4.3 计算机接口控制部分第47-48页
 4.4 计算机软件程序第48-49页
 4.5 高速数字传输线的设计第49-52页
  4.5.1 决定是否采用传输线的基本因素第49-50页
  4.5.2 微带线与带状线第50-52页
 4.6 数字地与模拟地第52页
 4.7 小结第52-53页
第五章 系统测试结果与分析第53-64页
 A、 基于MAX101A评估板的数据采集系统测试第53-60页
  5.1 数据采集系统的有效位数测试第53-54页
  5.2 直接射频采样的数字解调第54-58页
   5.2.1 信号源产生原理框图第54-55页
   5.2.2 信号源的滤波器设计第55-57页
   5.2.3 理想信号的直接抽取解调第57页
   5.2.4 采集信号的数字解调分析第57-58页
  5.3 超宽带雷达信号的信息提取第58-59页
  5.4 基于MAX101A评估板的采集系统实物照片第59-60页
 B、 基于MAX106芯片设计的数据采集系统测试第60-64页
  5.5 数据采集系统的有效位数测试第60-61页
  5.6 宽带信号的信息提取第61-63页
  5.7 对采集系统的说明第63页
  5.8 小结第63-64页
结束语第64-65页
致谢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案例》:珠江科技有限公司——架构重组与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搭建
下一篇:痛风从内毒论治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