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8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5页 |
·选题背景及依据 | 第8-11页 |
·选题背景 | 第8-9页 |
·选题依据 | 第9-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价值与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理论概述 | 第15-27页 |
·“自由与效率”的内涵 | 第15-20页 |
·自由的概念与内涵 | 第15-18页 |
·效率的概念与内涵 | 第18-19页 |
·本文中自由与效率的逻辑关系 | 第19-20页 |
·大学组织结构的概念与内涵 | 第20-21页 |
·组织结构相关理论的发展 | 第21-27页 |
·古典组织理论 | 第22-23页 |
·行为科学组织理论 | 第23-24页 |
·现代组织理论 | 第24-25页 |
·“自由与效率”与组织理论发展述评 | 第25-27页 |
第3章 大学组织特性与组织结构的发展趋势 | 第27-38页 |
·大学组织特征分析 | 第27-30页 |
·学术性 | 第27-28页 |
·权力的二元性 | 第28页 |
·松散性 | 第28-29页 |
·开放性 | 第29-30页 |
·大学组织结构的历史演变及发展趋势 | 第30-38页 |
·组织结构的演变 | 第30-33页 |
·大学组织结构的发展趋势与“自由与效率” | 第33-38页 |
第4章 我国大学组织结构的现状、问题及优化的必要性 | 第38-47页 |
·我国大学组织结构的现状及问题 | 第38-45页 |
·大学组织结构形式单一,层级设置不合理,缺乏创新 | 第38-40页 |
·大学组织结构体系内“二元”权力对立,“学术性”功能虚化 | 第40-41页 |
·劳动分工与单位运行不调和,忽略了组织人的个性 | 第41-43页 |
·组织边界开放度不够,内部协调与外部沟通能力欠缺 | 第43-45页 |
·我国大学组织结构优化的必要性 | 第45-47页 |
·环境的变化 | 第45页 |
·学校战略的变化 | 第45-46页 |
·大学规模的变化 | 第46页 |
·技术的变化 | 第46页 |
·文化的变化 | 第46-47页 |
第5章 我国大学组织结构优化的思路与途径 | 第47-61页 |
·优化模型的构建 | 第47-48页 |
·“自由与效率”视角下的我国大学组织结构优化的思路与途径 | 第48-61页 |
·拓展要素组合自由:构建个性化、扁平化的组织结构形式 | 第48-50页 |
·强化学术自由:构建二元权力相互协调和制衡的机制 | 第50-54页 |
·张扬组织人的个性自由:促进劳动分工与单位运行的和谐 | 第54-57页 |
·保持组织边界的自由:促进组织内部协调,外部畅通 | 第57-61页 |
结束语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