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3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三维毫米波集成电路研究现状和进展 | 第13-19页 |
·国外三维毫米波集成电路研究现状和进展 | 第14-18页 |
·国内三维毫米波集成电路研究现状和进展 | 第18-19页 |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点 | 第19-21页 |
·本文研究内容与安排 | 第21-23页 |
第二章 三维有限元和神经网络及遗传算法分析 | 第23-38页 |
·引言 | 第23页 |
·三维时谐场有限元分析 | 第23-29页 |
·三维时谐场支配方程分析 | 第24-25页 |
·三维离散单元分析 | 第25-27页 |
·三维时谐电磁场有限元数值解分析 | 第27页 |
·三维棱边元分析 | 第27-29页 |
·有限元方程组解分析 | 第29-31页 |
·确定性问题矩阵求解 | 第29-30页 |
·方程组本征值分析 | 第30-31页 |
·有限元自适应迭代算法 | 第31页 |
·电磁场内问题和散射问题的有限元分析 | 第31-34页 |
·软件HFSS中S参数的定义 | 第31-32页 |
·多端口网络端口特性阻抗的定义 | 第32-33页 |
·电磁散射问题 | 第33-34页 |
·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分析及应用 | 第34-38页 |
·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的应用 | 第34-35页 |
·人工神经网络的多层前传网络分析 | 第35页 |
·误差回传算法分析 | 第35-36页 |
·遗传算法分析 | 第36-38页 |
第三章 LTCC毫米波键合金丝互连分析、仿真和设计 | 第38-47页 |
·引言 | 第38页 |
·基于全波矩量法传输线原理 | 第38-39页 |
·键合金丝等效电路模型分析 | 第39-41页 |
·键合金丝优化仿真和设计 | 第41-46页 |
·单根键合金丝优化仿真和设计 | 第42-44页 |
·双平行键合金丝优化仿真和设计 | 第44-46页 |
·结论 | 第46-47页 |
第四章 基于LTCC毫米波垂直互连技术研究 | 第47-59页 |
·前言 | 第47页 |
·垂直传输通孔等效模型分析和仿真 | 第47-52页 |
·垂直传输通孔等效模型分析 | 第48-50页 |
·垂直传输通孔优化仿真 | 第50-52页 |
·垂直传输通孔传输特性分析和优化仿真 | 第52-58页 |
·带状线到带状线互连优化仿真和设计 | 第52-55页 |
·微带线到带状线互连优化仿真设计 | 第55-58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第五章 LTCC毫米波带通滤波器优化、分析和设计 | 第59-66页 |
·引言 | 第59页 |
·毫米波带通滤波器分析 | 第59-62页 |
·带状线特性的分析 | 第60页 |
·耦合带状线特性的分析 | 第60-62页 |
·边缘耦合带状线滤波器分析、仿真和设计 | 第62-63页 |
·LTCC折叠边缘耦合带状线滤波器分析、仿真和设计 | 第63-65页 |
·LTCC折叠边缘耦合带状线滤波器分析 | 第63-64页 |
·LTCC折叠边缘耦合带状线滤波器优化设计 | 第64-65页 |
·结论 | 第65-66页 |
第六章 LTCC高增益宽带贴片天线分析与优化设计 | 第66-82页 |
·引言 | 第66-67页 |
·LTCC电磁耦合微带天线传输线模型 | 第67-71页 |
·临近耦合微带贴片天线传输线模型 | 第67-69页 |
·孔径耦合微带贴片天线传输线模型 | 第69-71页 |
·LTCC电磁耦合微带天线优化仿真和设计 | 第71-81页 |
·LTCC临近耦合微带天线优化仿真和设计 | 第71-77页 |
·LTCC孔径耦合微带天线分析和仿真设计 | 第77-81页 |
·结论 | 第81-82页 |
第七章 埋置MMIC腔体分析与仿真研究 | 第82-93页 |
·引言 | 第82-83页 |
·腔体谐振理论分析 | 第83页 |
·无源腔体分析仿真设计 | 第83-91页 |
·传输线馈电无源腔体的分析和仿真 | 第84-87页 |
·传输线馈电无源腔体优化仿真 | 第87-88页 |
·终端开路馈电无源腔体分析仿真 | 第88-91页 |
·终端开路馈电无源腔体的优化仿真 | 第91页 |
·有源腔体分析设计 | 第91-92页 |
·结论 | 第92-93页 |
第八章 毫米波天线和收发组件小型化分析、仿真和设计 | 第93-116页 |
·引言 | 第93页 |
·毫米波有源相控阵系统原理及分析 | 第93-94页 |
·毫米波有源相控阵系统方框图 | 第93-94页 |
·毫米波天线和收发组件工作原理 | 第94页 |
·毫米波T/R组件主要器件 | 第94-95页 |
·接收支路器件 | 第94-95页 |
·发射支路器件 | 第95页 |
·电路设计中的关键问题 | 第95-96页 |
·电路布局设计 | 第95-96页 |
·电磁兼容设计 | 第96页 |
·T/R组件分析仿真设计 | 第96-101页 |
·发射支路的分析仿真 | 第97-98页 |
·接收支路的分析仿真 | 第98-100页 |
·收发组件设计和仿真结果分析 | 第100-101页 |
·基于LTCC天线和T/R组件单一封装分析和优化设计 | 第101-104页 |
·基于LTCC天线和T/R组件单一封装分析设计 | 第101-102页 |
·基于LTCC天线和T/R组件单一封装仿真 | 第102-104页 |
·仿真结果分析 | 第104页 |
·一维扫描相控阵天线系统小型化分析和仿真设计 | 第104-112页 |
·一维扫描相控阵天线结构 | 第104-105页 |
·微带串馈阵列天线分析 | 第105-106页 |
·微带串馈子阵列天线仿真设计和测试 | 第106-108页 |
·基于LTCC串馈子阵列天线分析仿真设计 | 第108-110页 |
·一维扫描相控阵单元小型化单一封装设计和研制 | 第110-111页 |
·一维扫描微带相控阵天线设计分析 | 第111-112页 |
·毫米波抛物面多波束天线分析与设计 | 第112-115页 |
·毫米波抛物面多波束天线分析 | 第112-114页 |
·毫米波抛物面多波束天线优化设计 | 第114-115页 |
·结论 | 第115-116页 |
第九章 总结和展望 | 第116-118页 |
·总结 | 第116-117页 |
·展望 | 第117-118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18页 |
获得的专利和参加的基金项目 | 第118-120页 |
致谢 | 第120-122页 |
参考文献 | 第122-1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