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综述 | 第8-15页 |
·引言 | 第8-9页 |
·脂肪氧合酶 | 第9-10页 |
·脂肪氧合酶的结构 | 第9页 |
·脂肪氧合酶的氧化途径 | 第9-10页 |
·大豆脂氧合酶的生化特性 | 第10页 |
·黄酮类化合物 | 第10-13页 |
·天然抗氧化剂简介 | 第10-11页 |
·黄酮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性和雌激素活性 | 第11-13页 |
·根皮素 | 第13-14页 |
·根皮素在医疗保健中的应用 | 第13页 |
·根皮素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 第13-14页 |
·结论和立题依据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根皮素的合成 | 第15-30页 |
·合成路线设计 | 第15-16页 |
·试剂及仪器 | 第16页 |
·对甲氧基苯丙酸的合成 | 第16-19页 |
·反应方程式 | 第17页 |
·实验步骤 | 第17页 |
·实验优化 | 第17-18页 |
·产品的鉴定与性能测试 | 第18-19页 |
·小结 | 第19页 |
·三对甲氧基丙酸均三酚酯的合成 | 第19-23页 |
·反应方程式 | 第20页 |
·实验步骤 | 第20页 |
·实验优化 | 第20-22页 |
·产品的鉴定与性能测试 | 第22-2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3页 |
·根皮素的合成 | 第23-30页 |
·弗瑞斯(Fries)重排 | 第23页 |
·反应式及反应机理 | 第23-24页 |
·实验步骤 | 第24-26页 |
·产品的鉴定 | 第26-28页 |
·小结 | 第28-30页 |
第三章 大豆脂肪氧合酶的提取与测定 | 第30-34页 |
·实验材料 | 第30页 |
·大豆脂肪氧合酶的提取 | 第30-34页 |
·实验方法 | 第30-31页 |
·脂肪氧合酶的酶活测定 | 第31-32页 |
·不同提取方法的酶活性比较 | 第32页 |
·LOX 的贮存稳定性 | 第32-3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3-34页 |
第四章 黄酮类化合物对LOX 抑制作用研究 | 第34-46页 |
·试剂与材料 | 第34页 |
·二氢黄酮类化合物对大豆脂肪氧合酶的抑制作用研究 | 第34-37页 |
·橙皮苷和甘草素的结构 | 第34-35页 |
·橙皮苷对LOX 的抑制 | 第35-36页 |
·甘草素对LOX 的抑制 | 第36页 |
·小结 | 第36-37页 |
·查尔酮类化合物对大豆脂肪氧合酶的抑制作用研究 | 第37-39页 |
·异甘草素和根皮素的结构 | 第37页 |
·异甘草素对LOX 的抑制 | 第37-38页 |
·根皮素对LOX 的抑制 | 第38-39页 |
·小结 | 第39页 |
·黄酮醇类化合物对大豆脂肪氧合酶的抑制作用研究 | 第39-42页 |
·槲皮素和芦丁的结构 | 第39-40页 |
·槲皮素对LOX 的抑制 | 第40页 |
·芦丁对LOX 的抑制 | 第40-41页 |
·小结 | 第41-42页 |
·异黄酮类化合物对大豆脂肪氧合酶的抑制作用研究 | 第42-44页 |
·大豆黄素和芒柄花素的结构 | 第42页 |
·大豆黄素对LOX 的抑制 | 第42-43页 |
·芒柄花素对LOX 的抑制 | 第43-44页 |
·小结 | 第44页 |
·黄酮类化合物对大豆脂肪氧合酶的抑制作用的结构活性关系研究 | 第44-46页 |
·酚羟基取代基的位置和数目 | 第44-45页 |
·羟基成苷 | 第45页 |
·△2 (3)双键 | 第45-46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6-48页 |
一、 根皮素的合成及性能测试 | 第46页 |
二、黄酮类化合物对大豆脂肪氧合酶的抑制 | 第46页 |
四、展望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附录:作者在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2-53页 |
附图 | 第53-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