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5页 |
·UV-B 辐射对植物的影响 | 第7-8页 |
·UV-B 辐射现状 | 第7页 |
·UV-B 辐射对植物生长和形态的影响 | 第7-8页 |
·植物对UV-B 辐射增强的生理及生态响应 | 第8页 |
·植物光呼吸对UV-B 辐射增强的响应 | 第8页 |
·稀土对植物的影响 | 第8-10页 |
·稀土资源及农用背景 | 第8-9页 |
·稀土农用的机理 | 第9页 |
·稀土元素作为生物体中活性氧的清除剂 | 第9-10页 |
·稀土对植物的生物学效应 | 第10页 |
·植物光呼吸简介 | 第10-13页 |
·光呼吸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光呼吸的生化途径 | 第11页 |
·光呼吸的生物学功能 | 第11-13页 |
·立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立题依据 | 第13-14页 |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第二章 CE(Ⅲ)对UV-B 辐射胁迫下大豆幼苗光呼吸的影响 | 第15-21页 |
·前言 | 第1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5-17页 |
·主要试剂 | 第15页 |
·试验仪器 | 第15-16页 |
·试材培养 | 第16页 |
·试材处理 | 第16页 |
·测定方法 | 第16-1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17-20页 |
·稀土浓度筛选 | 第17-18页 |
·Ce(Ⅲ)对大豆幼苗Pr 影响的时间效应 | 第18页 |
·Ce(Ⅲ)对UV-B 辐射下大豆幼苗光呼吸速率的影响 | 第18-19页 |
·Ce(Ⅲ)对UV-B 辐射下大豆幼苗光合速率的影响 | 第19-20页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三章 CE(Ⅲ)对UV-B 辐射胁迫下大豆幼苗光呼吸机理的影响 | 第21-29页 |
·引言 | 第2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1-23页 |
·主要试剂 | 第21-22页 |
·试验仪器 | 第22页 |
·试材培养 | 第22页 |
·试材处理 | 第22页 |
·试验方法 | 第22-2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3-28页 |
·Ce(Ⅲ)对UV-B 辐射下大豆幼苗中乙醇酸氧化酶动态影响 | 第23-25页 |
·Ce(Ⅲ)对UV-B 辐射下大豆幼苗中谷氨酰胺合成酶动态影响 | 第25-26页 |
·Ce(Ⅲ)对UV-B 辐射下大豆幼苗过氧化氢酶与过氧化氢含量动态影响 | 第26-28页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四章 CE(Ⅲ)对UV-B 辐射胁迫下大豆幼苗的调节效应 | 第29-38页 |
·引言 | 第2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9-30页 |
·主要试剂 | 第29页 |
·试验仪器 | 第29页 |
·试材培养 | 第29页 |
·试材处理 | 第29页 |
·试验方法 | 第29-3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0-36页 |
·Ce(Ⅲ)对UV-B 辐射下大豆幼苗生长状况影响 | 第30-31页 |
·Ce(Ⅲ)对UV-B 辐射下大豆幼苗单株植物鲜、干重的影响 | 第31-32页 |
·Ce(Ⅲ)对UV-B 辐射下大豆幼苗叶面积的影响 | 第32-33页 |
·Ce(Ⅲ)对UV-B 辐射下大豆幼苗比叶重的影响 | 第33-34页 |
·Ce(Ⅲ)对UV-B 辐射下大豆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34-36页 |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38-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5页 |
附录1:缩写词表 | 第45-46页 |
附录2: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6-47页 |
附录3:HOGALAND 完全培养液配方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