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引言 | 第9页 |
·传统汽车工业面临的挑战 | 第9-10页 |
·应对挑战的新对策 | 第10页 |
·国内外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概况 | 第10-12页 |
·国外混合动力汽车最新发展概况 | 第10-11页 |
·国内混合动力汽车最新发展概况 | 第11-12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第二章 混合动力系统的原理和选型分析 | 第14-22页 |
·混合动力汽车概念 | 第14页 |
·混合动力汽车的分类及各自的特点 | 第14-16页 |
·从系统能量流和功率流的配置结构关系分类 | 第14-15页 |
·从使用动力电池-电机与内燃机的搭配比例分类 | 第15-16页 |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发展趋势分析 | 第16页 |
·典型Plug-in HEV的整车动力系统结构分析 | 第16-20页 |
·串联型Plug-in HEV | 第17-18页 |
·并联型Plug-in HEV | 第18-20页 |
·混联型Plug-in HEV | 第20页 |
·混合动力系统结构选型依据 | 第20-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动力系统部件选型和参数设计 | 第22-35页 |
·混合动力轿车整车方案确定 | 第22页 |
·超越离合器(单向离合器)动力分配机构 | 第22-24页 |
·超越离合器工作原理 | 第23-24页 |
·超越离合器在所有工况下的作用状态 | 第24页 |
·动力总成主要部件选型及参数设计 | 第24-34页 |
·整车参数及动力性指标 | 第24-26页 |
·电机选型及参数设计 | 第26-30页 |
·发动机选型及参数设计 | 第30-31页 |
·车用动力电池组选型及参数设计 | 第31-33页 |
·变速器速比选择 | 第33-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四章 混合动力系统的仿真模型研究 | 第35-56页 |
·引言 | 第35-36页 |
·仿真软件ADVISOR介绍 | 第36-38页 |
·ADVISOR的主要功能和特点 | 第37-38页 |
·PHEV动力系统模型 | 第38-45页 |
·发动机模型 | 第39-41页 |
·永磁同步电机模型 | 第41-42页 |
·动力电池模型 | 第42-45页 |
·并联式混合动力系统控制策略模型 | 第45-51页 |
·并联混合动力系统的运行模式及运行要求 | 第45-49页 |
·样车控制策略 | 第49-50页 |
·样车控制策略参数 | 第50-51页 |
·整车模型及其它子系统 | 第51-55页 |
·汽车车身模块 | 第51-52页 |
·车轮模块 | 第52-53页 |
·离合器模块 | 第53页 |
·主减速器模块 | 第53-54页 |
·变速器模块 | 第54-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动力系统模型仿真设置及仿真结果分析 | 第56-66页 |
·动力系统模型调用及仿真任务设置 | 第56页 |
·仿真任务设置 | 第56-59页 |
·测试循环工况的选择 | 第56-57页 |
·性能测试选项设置 | 第57-59页 |
·整车性能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59-65页 |
·动力性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59-60页 |
·循环工况下燃油经济性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60-61页 |
·动力电池SOC的变化 | 第61-62页 |
·功率扭矩分配特性分析 | 第62-63页 |
·发动机与驱动电机工作点分析 | 第63-64页 |
·纯电动状态下续驶里程仿真及分析 | 第64-65页 |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第六章 性能样车试验 | 第66-69页 |
·性能样车试验前技术参数 | 第66-67页 |
·试验结果及其分析 | 第67-68页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建议 | 第69-71页 |
·全文总结 | 第69-70页 |
·进一步的建议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附录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