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一、导论 | 第10-14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二) 相关理论的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1. 顾客导向 | 第11-12页 |
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12-13页 |
3. 社会公平理论 | 第13页 |
(三) 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二、多元主体参与政府绩效评估概述 | 第14-22页 |
(一) 政府绩效评估主体多元化的内涵 | 第14-16页 |
(二) 多元主体参与政府绩效评估的理论依据 | 第16-19页 |
1. 新公共行政理论中的社会公平理念 | 第16-17页 |
2. 新公共管理中的顾客导向思想 | 第17-19页 |
(三) 多元主体参与政府绩效评估的意义 | 第19-22页 |
1. 有利于评估方式的变革及评估指标体系的完善 | 第19-20页 |
2. 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建设 | 第20-21页 |
3. 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 第21-22页 |
三、多元主体参与政府绩效评估的原因分析 | 第22-26页 |
(一) 多元利益主体的出现要求多元评估主体参与政府绩效评估 | 第22-23页 |
(二) 评估主体结构中存在的问题迫切要求多元主体参与政府绩效评估 | 第23-26页 |
1. 政府绩效评估主体单一、评估主体结构不健全 | 第23-24页 |
2. 评估主体缺乏独立性 | 第24-25页 |
3. 政府绩效评估主体信息的不对称性 | 第25页 |
4. 政府绩效评估中价值取向存在偏差 | 第25-26页 |
5. 评估主体的确定尚未严格制度化 | 第26页 |
四、当前阻碍我国多元主体参与政府绩效评估的障碍分析 | 第26-30页 |
(一) 观念性障碍 | 第27-29页 |
1. 政府部门的观念障碍 | 第27-28页 |
2. 社会公众的观念障碍 | 第28-29页 |
(二) 制度性障碍 | 第29页 |
(三) 技术性障碍 | 第29-30页 |
五、对国内外多元主体参与政府绩效评估的对比研究及经验借鉴 | 第30-39页 |
(一) 我国多元主体参与政府绩效评估的实践经验——以“甘肃模式”为例. | 第30-33页 |
(二) 西方国家关于多元主体参与政府绩效评估的经验借鉴 | 第33-39页 |
1. 英国的基本做法 | 第33-34页 |
2. 美国的基本做法 | 第34-37页 |
3. 西方国家政府绩效评估主体构成的经验借鉴 | 第37-39页 |
六、关于我国发展多元主体参与政府绩效评估的路径思考 | 第39-49页 |
(一) 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建立一个内外结合、科学合理的评估主体结构 | 第39-43页 |
1. 发挥主导作用的政府内部评估主体 | 第39-40页 |
2. 以公民为核心导向的外部评估主体 | 第40-43页 |
(二) 针对特定的评估对象,选择最佳评估主体及合理的权重配比 | 第43-44页 |
1. 评估主体的选择要适当 | 第43-44页 |
2. 评估主体的比例要合理 | 第44页 |
(三) 解决多元主体参与政府绩效评估的观念性障碍 | 第44-46页 |
1. 建立以“顾客至上”、“顾客满意”为核心的政府价值观 | 第44-45页 |
2. 增强公民参与政府绩效评估的意识 | 第45-46页 |
(四) 解决多元主体参与政府绩效评估的技术性障碍 | 第46-48页 |
1. 通过培训提高评估主体的素质 | 第46页 |
2. 推行政务公开、发展电子政务,建立科学完备的绩效信息系统 | 第46-48页 |
(五) 以立法的形式解决多元主体参与政府绩效评估的制度性障碍 | 第48-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后记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