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公开的传播学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绪论 | 第9-13页 |
(一)选题缘起 | 第9-10页 |
(二)选题价值 | 第10-12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3页 |
一、政府信息公开的现实意义及社会背景 | 第13-23页 |
(一) 政府信息公开的现实意义 | 第13-17页 |
1. 信息与政府信息 | 第13-15页 |
2. 政府信息公开的现实意义 | 第15-17页 |
(二) 政府信息公开的社会背景 | 第17-23页 |
1. 科技发展带来信息社会 | 第17-19页 |
2. 政府执政理念与时俱进 | 第19-21页 |
3. 公众权益意识日渐增强 | 第21-23页 |
二、政府信息传播的发展状况 | 第23-35页 |
(一) 政府信息公开的发展进程 | 第23-27页 |
1. 理念化进程 | 第23-25页 |
2. 制度化进程 | 第25-27页 |
(二) 政府信息公开的主要途径 | 第27-35页 |
1. 大众传媒是政府信息公开的有效途径 | 第27-31页 |
2. 新闻发言人制度是政府信息公开的机制保障 | 第31-35页 |
三、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与应对策略 | 第35-61页 |
(一) 政府信息公开存在的问题 | 第35-46页 |
1. 缺乏主动设置议程的意识 | 第35-38页 |
2. 对媒介关系认识不足 | 第38-41页 |
3. 政府新闻发言人角色定位模糊 | 第41-43页 |
4. 政府网站资源浪费 | 第43-46页 |
(二) 政府信息传播的应对策略 | 第46-61页 |
1. 增强策划意识 | 第46-48页 |
2. 搞好媒介公关 | 第48-51页 |
3. 提高政府新闻发言人素养 | 第51-54页 |
4. 有效利用新的传播技术 | 第54-61页 |
注释 | 第61-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附录 | 第69-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