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符号说明 | 第7-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前言 | 第11-12页 |
第一部分 综述 | 第12-33页 |
第一章 奶牛胎衣不下 | 第12-22页 |
1 胎衣不下的概况 | 第12页 |
2 发病原因 | 第12-14页 |
·干奶期饲养管理不当 | 第12-13页 |
·饲料霉变 | 第12页 |
·日粮营养搭配不合理 | 第12-13页 |
·不正确干奶 | 第13页 |
·运动不足 | 第13页 |
·孕期缩短、胎水过多、胎儿过大、双胎等 | 第13页 |
·孕期缩短可明显导致胎衣不下 | 第13页 |
·胎盘异常、分离障碍 | 第13页 |
·子宫收缩乏力、弛缓 | 第13-14页 |
·子宫内膜感染 | 第14页 |
·季节的影响 | 第14页 |
·应激 | 第14页 |
·年龄 | 第14页 |
3 胎衣不下发生的可能机制 | 第14-18页 |
·发病机理 | 第14-15页 |
·机体代谢紊乱与胎衣不下的关系 | 第15-17页 |
·钙磷代谢 | 第15页 |
·肾功能与胎衣不下 | 第15-16页 |
·抗氧化剂与胎衣不下 | 第16-17页 |
·胎儿排出后子宫活动不足所引起 | 第17页 |
·生殖内分泌激素紊乱 | 第17页 |
·血液流变学发生改变 | 第17-18页 |
4 临床症状 | 第18页 |
5 治疗 | 第18-20页 |
·药物治疗 | 第18-19页 |
·产后对症用药 | 第18页 |
·促子宫收缩药 | 第18页 |
·预防胎衣腐败及子宫感染 | 第18-19页 |
·促胎盘溶解 | 第19页 |
·中草药疗法 | 第19页 |
·手术剥离 | 第19-20页 |
·手术方法 | 第19页 |
·注意事项 | 第19-20页 |
6 预防措施 | 第20-22页 |
·加强饲养管理,改善牛场环境 | 第20页 |
·提供全价优质饲料,注意矿物质和维生素的补充 | 第20页 |
·预防子宫感染 | 第20页 |
·产前监测 | 第20-21页 |
·产后预防 | 第21-22页 |
第二章 DCAB与奶牛产后营养代谢病 | 第22-28页 |
1 日粮阴阳离子平衡技术在围产期奶牛上的研究 | 第22页 |
2 日粮阴阳离子平衡的定义 | 第22页 |
3 日粮的阳离子与阴离子差(DCAD) | 第22-23页 |
4 日粮阴阳离子平衡对动物生产性能的影响 | 第23-28页 |
·日粮阴阳离子平衡(DCAB)对动物采食量的影响 | 第23页 |
·日粮阴阳离子平衡(DCAB)对消化率的影响 | 第23-24页 |
·日粮阴阳离子平衡(DCAB)对生产性能的影响 | 第24页 |
·日粮阴阳离子平衡(DCAB)对动物矿物质代谢和酸碱平衡的影响 | 第24页 |
·日粮的阴阳离子差(DCAD)与产后代谢疾病 | 第24-26页 |
·日粮阴阳离子平衡(DCAB)对低血钙的影响 | 第26-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3页 |
第二部分 实验部分 | 第33-68页 |
第一章 围产期部分血液生化指标在奶牛胎衣不下发病过程中的变化特征 | 第33-58页 |
1 研究目的 | 第33页 |
2 实验设计 | 第33-34页 |
·实验奶牛产后泌乳量 | 第33-34页 |
·实验奶牛产后精料喂量 | 第34页 |
3 材料 | 第34-37页 |
·实验试剂 | 第34-36页 |
·诊断试剂盒 | 第36页 |
·试验仪器 | 第36-37页 |
4 测定方法 | 第37-42页 |
·邻甲苯胺法测定血糖(Glu) | 第37页 |
·甲基麝香草酚蓝比色法测定血钙(Ca~(2+)) | 第37页 |
·硫酸亚铁磷钼蓝比色法测定血磷(Pi) | 第37-38页 |
·双缩尿标化法测定总蛋白(TP) | 第38页 |
·溴甲酚绿法测定白蛋白(Alb) | 第38-39页 |
·苦味酸法测定肌酐(Crea) | 第39页 |
·尿酸(UA)测定 | 第39页 |
·尿素氮(BUN)测定 | 第39-40页 |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测定 | 第40页 |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测定 | 第40-42页 |
5 数据处理 | 第42页 |
6 结果 | 第42-49页 |
·整体奶牛 | 第42-44页 |
·整体奶牛血糖、血钙、血磷、TP、Alb和Glo的检测结果 | 第42-43页 |
·整体奶牛血浆UA、BUN、Crea、SOD和GSH-Px的检测结果 | 第43-44页 |
·奶牛血浆各指标之间的动态相关性分析 | 第44页 |
·RP奶牛与NRP奶牛血浆各项指标的统计比较结果 | 第44-49页 |
·NRP组奶牛血浆Glu、Ca~(2+)、Pi、TP、Alb、Glo等检测结果 | 第46-47页 |
·NRP组奶牛各指标的相关性 | 第47页 |
·RP组检测结果 | 第47-48页 |
·RP组奶牛各指标的相关性 | 第48-49页 |
7 讨论 | 第49-57页 |
·奶牛血浆葡萄糖、钙磷、蛋白、UA、BUN、Crea、SOD、GSH-Px | 第49-57页 |
·血糖 | 第49页 |
·血钙的变化规律 | 第49-50页 |
·血磷的变化规律 | 第50-51页 |
·血浆蛋白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 第51-52页 |
·血浆肌酐、尿酸、尿素氮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 第52-55页 |
·血浆SOD、GSH-Px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 第55-56页 |
·血浆激素(E_2、P_4) | 第56-57页 |
8 结论 | 第57-58页 |
第二章 围产期饲喂DCAD对奶牛胎衣不下的影响 | 第58-62页 |
1 研究目的 | 第58页 |
2 实验设计 | 第58页 |
3 试验材料 | 第58页 |
4 测定方法 | 第58-59页 |
5 结果 | 第59-60页 |
6 讨论 | 第60-62页 |
·钙磷比 | 第60页 |
·DCAD | 第60-62页 |
第三章 奶牛胎衣不下对其繁殖性能的影响 | 第62-66页 |
1 研究目的 | 第62页 |
2 试验材料 | 第62页 |
3 测定方法 | 第62-63页 |
4 结果 | 第63-65页 |
·第一期(2006年)实验结果 | 第63-64页 |
·第二期(2007年)实验结果: | 第64-65页 |
5 小结 | 第65-66页 |
·对配种次数的影响: | 第65页 |
·对空怀期的影响: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8页 |
结论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