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3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3-30页 |
·紫外光(UV-B)的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现状 | 第17-22页 |
·植物次生代谢及其产物 | 第17-18页 |
·黄酮类物质的结构和分类 | 第18页 |
·黄酮类物质的生理活性功能 | 第18-20页 |
·黄酮类物质的应用 | 第20-21页 |
·贯叶金丝桃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理作用 | 第21-22页 |
·提高植物细胞培养中次生代谢产物产量的方法 | 第22-28页 |
·外植体的选择 | 第22页 |
·高产细胞系的选择 | 第22-23页 |
·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的优化 | 第23-24页 |
·诱导子 | 第24-26页 |
·生物技术手段 | 第26-28页 |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8-30页 |
第2章 金丝桃细胞悬浮培养的条件优化 | 第30-41页 |
·材料、试剂和实验仪器 | 第30-32页 |
·材料 | 第30-31页 |
·主要试剂 | 第31页 |
·主要仪器及设备 | 第31-32页 |
·实验方法 | 第32-34页 |
·悬浮细胞生长量、细胞干重的测定 | 第32页 |
·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 第32-33页 |
·金丝桃悬浮细胞系培养条件的优化 | 第33-34页 |
·高产细胞系的筛选与细胞生长周期的确定 | 第34页 |
·实验结果 | 第34-39页 |
·金丝桃悬浮细胞系培养条件的优化 | 第34-39页 |
·金丝桃悬浮细胞系的建立 | 第39页 |
·讨论 | 第39-41页 |
第3章 紫外光(UV-B)诱导的黄酮类物质的积累 | 第41-46页 |
·材料、试剂和实验仪器 | 第42-43页 |
·材料 | 第42-43页 |
·主要试剂 | 第43页 |
·主要仪器及设备 | 第43页 |
·实验方法 | 第43-44页 |
·紫外光(UV-B)处理 | 第43-44页 |
·悬浮细胞的培养及生长量的测定 | 第44页 |
·黄酮含量的测定 | 第44页 |
·结果分析 | 第44-46页 |
第4章 参与紫外光(UV-B)诱导金丝桃细胞中黄酮类物质合成积累的信号分子研究 | 第46-53页 |
·材料、试剂和实验仪器 | 第46-47页 |
·材料 | 第46页 |
·主要试剂 | 第46-47页 |
·主要仪器及设备 | 第47页 |
·实验方法 | 第47-48页 |
·悬浮细胞的培养及生长量的测定 | 第47页 |
·黄酮含量的测定 | 第47页 |
·NO含量的测定 | 第47-48页 |
·H_2O_2含量的测定 | 第48页 |
·实验结果 | 第48-52页 |
·UV-B诱导的基于NO的黄酮类次生代谢物质的积累 | 第48-50页 |
·UV-B诱导的基于H_2O_2的黄酮类次生代谢物质的积累 | 第50-52页 |
·结果分析 | 第52-53页 |
第5章 NO和H_2O_2在UV-B诱导的黄酮类物质产生中的相互作用 | 第53-65页 |
·材料、试剂和实验仪器 | 第53-54页 |
·材料 | 第53页 |
·主要试剂 | 第53-54页 |
·主要仪器及设备 | 第54页 |
·实验方法 | 第54-55页 |
·悬浮细胞的培养及生长量的测定 | 第54页 |
·黄酮含量的测定 | 第54页 |
·No含量的测定 | 第54页 |
·H_2O_2含量的测定 | 第54页 |
·NOS活性的测定 | 第54-55页 |
·RNA的分离和分析 | 第55页 |
·实验结果 | 第55-61页 |
·NO和H_2O_2在诱导黄酮类物质产生中的相互作用 | 第55-57页 |
·NO和H_2O_2信号之间的相互催化作用 | 第57-59页 |
·NO和H_2O_2在黄酮生产上的增效作用依赖于它们的相互催化反应 | 第59-60页 |
·NO和H_2O_2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介导UV-B诱导的黄酮类物质的积累. | 第60-61页 |
·结果分析 | 第61-65页 |
第6章 结论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8页 |
附录A 部分试剂和培养基配制 | 第78-79页 |
附录B MS母液的配制 | 第79-80页 |
附录C 缩略词汇表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