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部门经济论文--林业论文

新型战略定位下海淀区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1.引言第8-11页
   ·研究背景第8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8-9页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9-11页
2.理论基础及研究综述第11-21页
   ·概念界定第11-14页
     ·公共资源与公共物品第11-12页
     ·生态公益林第12-14页
   ·理论基础第14-17页
     ·战略管理理论第14-16页
     ·政策失灵理论第16-17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7-21页
     ·国外相关研究第17-18页
     ·国内相关研究第18-21页
3.海淀区森林资源现状与林业战略定位第21-29页
   ·海淀区森林资源现状第21-22页
     ·各类林地面积第21页
     ·各类林分面积第21-22页
   ·海淀区林业发展背景第22-23页
   ·海淀区林业发展理念第23-24页
     ·森林健康第23页
     ·人与自然和谐第23-24页
     ·可持续发展第24页
   ·海淀区林业的新型战略定位第24-27页
     ·生态型林业第25页
     ·景观型林业第25-26页
     ·文化型林业第26页
     ·服务型林业第26页
     ·科技型林业第26-27页
     ·安全型林业第27页
   ·新型战略定位对生态公益林管护的总体要求第27-29页
     ·提升森林质量,提高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第27页
     ·有效利用资源,提高森林自我发展能力第27-29页
4.海淀区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现状及问题分析第29-37页
   ·海淀区生态公益林管护机制的基本框架第29-31页
     ·管护主体与管护对象第29页
     ·管护机制的组织结构第29-30页
     ·管护范围第30页
     ·管护内容第30-31页
   ·现行管护机制问题分析第31-36页
     ·管理部门组织结构不合理第31-32页
     ·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有待改进第32-34页
     ·管护人员结构不合理第34-35页
     ·乡镇政府负担过重第35-36页
   ·结论第36-37页
5.新型战略定位下管护机制的影响因素分析第37-48页
   ·需求因素分析第37-41页
     ·北京市林业发展战略要求第37页
     ·资源现状需求第37-39页
     ·海淀区公众需求第39-41页
   ·外部条件分析第41-45页
     ·水资源丰富第41-42页
     ·林地类型多样第42页
     ·社会结构复杂第42-43页
     ·居民生活水平较高第43-44页
     ·科技人文环境良好第44-45页
   ·制约因素分析第45-48页
     ·生态公益林管护投入增长缓慢第45-46页
     ·生态公益林管护的压力不断增大第46-48页
6.新型战略定位下管护机制的实践途径探析第48-57页
   ·引入市场机制和公众参与机制第48-53页
     ·市场化的管护机制第48-51页
     ·多渠道的公众参与机制第51-53页
   ·改进补偿机制和经营运作机制第53-54页
     ·完善生态公益林补偿机制第53-54页
     ·尝试因地制宜的分类经营机制第54页
   ·多层面保障机制第54-57页
     ·明确林业主管部门职能第54-55页
     ·简化管理体制,提高部门效率第55页
     ·统一人才培养,提高人员素质第55页
     ·给予资金扶持,鼓励科技创新第55页
     ·加强政策引导,构建制度环境第55-57页
7.结论第57-59页
   ·基本结论第57页
   ·创新之处第57-58页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附录第62-74页
个人简介第74-75页
导师简介第75-76页
致谢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城市森林发展潜力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下一篇:德国林务官制度及其经验借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