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1 引言 | 第9-16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独创与新颖之处 | 第14-15页 |
·技术路线图 | 第15-16页 |
2 德国森林资源管理与林务官制度概况 | 第16-23页 |
·德国森林资源管理现状 | 第16-19页 |
·德国森林资源概况 | 第16页 |
·德国林业管理体制和森林资源管理现状 | 第16-19页 |
·德国林务官制度概况 | 第19-22页 |
·德国林务官的定义 | 第19页 |
·德国林务官的社会地位 | 第19-20页 |
·德国林务官制度的发展历史 | 第20页 |
·德国林务官制度的运行背景 | 第20-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3.德国林务官制度的运行方式与经验研究 | 第23-31页 |
·德国林务官的性质和定位 | 第23-24页 |
·林务官按承担的职责内容分类 | 第23页 |
·林务官的定位 | 第23-24页 |
·林务官在各层次林业管理机构的分布情况 | 第24页 |
·德国林务官的主要权力和职责 | 第24-26页 |
·制定和实施森林经营方案 | 第24-25页 |
·实施林业监督和执法 | 第25页 |
·森林知识教育和宣传 | 第25-26页 |
·林务官管理森林资源的特点 | 第26页 |
·德国林务官制度的运行管理 | 第26-27页 |
·德国林务官的选拔录用制度 | 第26-27页 |
·德国林务官的考核制度 | 第27页 |
·德国林务官的培训制度 | 第27页 |
·德国林务官的薪酬福利制度 | 第27页 |
·德国林务官制度在森林资源管理实践中的经验 | 第27-29页 |
·队伍精干,管理有序,权责清晰 | 第28页 |
·合理的人员结构实现了森林资源的高效管理 | 第28页 |
·详尽的森林经营方案和警察的职能促进了有效管理监督 | 第28-29页 |
·严格的选拔、培训和考核制度锻造了高素质的林务官队伍 | 第29页 |
·完善的薪酬福利制度保障了林务官队伍的稳定性 | 第29页 |
·林务官的长期负责制保障了森林资源持续稳定发展 | 第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4 我国森林资源管理体制状况与问题分析 | 第31-43页 |
·我国林业管理组织机构现状分析 | 第31-33页 |
·我国政府的林业组织体系 | 第31-32页 |
·我国的林业管理机构 | 第32-33页 |
·我国国有林管理体制 | 第33-35页 |
·我国国有林"政企合一"的管理体制 | 第33-34页 |
·我国国有林管理体制的弊端 | 第34-35页 |
·我国森林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第35-42页 |
·林业机构臃肿,人员膨胀 | 第35页 |
·人浮于事 管理效率低下 | 第35页 |
·林业行政管理成本高 | 第35-36页 |
·林业人才现状令人堪忧,人才管理滞后 | 第36-39页 |
·森林资源监督问题重重 | 第39-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5 德国林务官制度经验借鉴和我国森林资源管理体制优化策略 | 第43-55页 |
·我国林业管理组织结构的优化策略 | 第43-45页 |
·德国、中国林业管理组织机构的比较分析 | 第43-44页 |
·我国林业管理组织机构优化的策略 | 第44-45页 |
·实行"政企分离"的国有林管理体制 | 第45-46页 |
·我国国有林实行"政企分离"的管理体制需实现的转变 | 第45-46页 |
·我国国有林实行"政企分离"管理体制的具体做法 | 第46页 |
·优化林业行政管理制度 组建精干高效的林务官队伍 | 第46-53页 |
·组建精干林务官队伍的可行性和具体做法 | 第46-50页 |
·林务官人才管理制度的经验借鉴和优化策略 | 第50-51页 |
·林务官森林资源监督制度的经验借鉴和优化策略 | 第51-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6 借鉴德国林务官制度所需支撑系统和保障 | 第55-65页 |
·我国"政府雇员制"为补充的行政管理制度改革 | 第55-57页 |
·创新政府管理理念 | 第55页 |
·推进政府雇员制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 | 第55-56页 |
·推进政府雇员制度的相关配套改革 | 第56-57页 |
·畅通政府雇员与公务员之间的更新机制 | 第57页 |
·健全林业法律体系,完善森林资源监督制度 | 第57-59页 |
·加强森林资源法制建设 | 第57-58页 |
·加强执法队伍建设 | 第58-59页 |
·加大森林资源管理资金投入,进行有效利用 | 第59-61页 |
·加大国家资金扶持 | 第59页 |
·国家资金扶持的主要范围 | 第59-60页 |
·建立新制度框架下的资金运行机制 | 第60-61页 |
·促进科技研发,增强监测技术水平 | 第61-63页 |
·促进公众监督参与,树立民众保护森林资源的意识 | 第63-64页 |
·促进公众监督参与,加强社会监督 | 第63-64页 |
·树立民众保护森林资源的意识 | 第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7 结论 | 第65-67页 |
·林务官制度有助于森林资源的管理 | 第65页 |
·林务官制度有利于推升我国森林资源的管理水平 | 第65页 |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个人简介 | 第70-71页 |
导师简介 | 第71-72页 |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