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1页 |
第二章 造成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 | 第11-16页 |
一、教育体制及政策造成 | 第11-12页 |
(一) 教育决策忽视小学教师需要 | 第11页 |
(二) 相关制度不够合理 | 第11-12页 |
(三) 对小学教师减负政策的缺失 | 第12页 |
二、社会性因素造成 | 第12-13页 |
(一) 社会对小学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和小学教师的实际社会地位落差太大 | 第12页 |
(二) 当前社会对小学教师职业的信任感下降 | 第12-13页 |
(三) 课程改革的迅速推进但不扎实 | 第13页 |
(四) 目前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普遍较高 | 第13页 |
三、学校管理因素造成 | 第13-14页 |
(一) 校长的自身倦怠 | 第13页 |
(二) 评价制度 | 第13-14页 |
(三) 学校要求脱离小学教师实际 | 第14页 |
(四) 措施不力,平台不搭 | 第14页 |
四、小学教师个体、群体因素造成 | 第14-16页 |
(一) 有些小学教师发展动机不足 | 第14页 |
(二) 有些小学教师发展方向不明 | 第14页 |
(三) 有些小学教师客观条件不具备 | 第14-15页 |
(四) 小学教师同伴的影响 | 第15页 |
(五) 家庭因素的影响 | 第15-16页 |
第三章 小学教师自我管理与自我发展的关系 | 第16-19页 |
一、自我管理是自我发展的前提 | 第16页 |
二、自我管理促进自我发展 | 第16-17页 |
三、自我管理制约自我发展 | 第17-19页 |
(一) 自我规划能力 | 第17页 |
(二) 自主提升能力 | 第17-19页 |
第四章 小学教师中实施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 | 第19-51页 |
第一节 小学教师的自我管理 | 第19-25页 |
一、自我 | 第19页 |
二、管理 | 第19页 |
三、小学教师的自我管理 | 第19-25页 |
第二节 小学教师的自我发展 | 第25-31页 |
一、小学教师的自我发展 | 第25页 |
二、小学教师成长和自我发展的途径 | 第25-27页 |
三、小学教师自我发展的目标——专家型小学教师 | 第27-31页 |
四、对小学教师自我发展的再认识 | 第31页 |
第三节 小学教师自我发展规划 | 第31-39页 |
一、影响小学教师自我发展规划的因素 | 第31-33页 |
二、小学教师自我发展规划的要点 | 第33-39页 |
第四节 小学教师自我发展的实现 | 第39-46页 |
一、小学教师自我发展专业理论的养成 | 第39-40页 |
二、自我发展实现中的诊断与评价 | 第40-46页 |
第五节 小学教师自我发展应注重的能力 | 第46-51页 |
一、课堂教学能力 | 第46-47页 |
二、教育科研能力 | 第47-48页 |
三、课程开发能力 | 第48-49页 |
四、管理能力 | 第49-51页 |
第五章 规避问题,走自我管理与自我发展之路 | 第51-58页 |
一、小学教师自我管理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51-54页 |
(一) 学校管理与小学教师自我管理与发展的冲突 | 第51-52页 |
(二) 学校管理与小学教师自我管理与发展的融合 | 第52-54页 |
二、促进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策略 | 第54-55页 |
(一) 提高小学教师内驱力 | 第54页 |
(二) 抓教育管理和学校文化建设 | 第54-55页 |
(三) 开展教育实践活动 | 第55页 |
(四) 设立专业发展阶段目标 | 第55页 |
三、走个性化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之路 | 第55-57页 |
(一) 职业责任意识 | 第55-56页 |
(二) 专业知识储备 | 第56-57页 |
四、小结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本人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60-61页 |
后记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