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房地产企业竞争行为的反垄断法规制
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引言 | 第11-14页 |
一、我国房地产业的市场结构分析 | 第14-23页 |
(一) 来自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 第14-17页 |
1、市场结构理论的缘起和发展 | 第14-15页 |
2、市场结构的类型 | 第15页 |
3、市场结构类型判断的衡量指标 | 第15-17页 |
(二) 我国房地产市场结构的特点 | 第17-20页 |
1、地域性寡头垄断 | 第17页 |
2、产品完全差异化 | 第17-18页 |
3、规模经济不显著 | 第18页 |
4、进入壁垒较高 | 第18-20页 |
(三) 市场势力――市场结构到市场行为的进路 | 第20-23页 |
1、关于市场势力的理论 | 第20-21页 |
2、我国房地产市场中市场势力的存在 | 第21-23页 |
二、我国房地产企业的竞争行为分析 | 第23-31页 |
(一) 房地产企业竞争方式的选择策略 | 第23-24页 |
1、价格竞争 | 第23页 |
2、非价格竞争 | 第23-24页 |
(二) 反垄断法对房地产企业竞争行为的规制范围 | 第24-31页 |
1、垄断协议 | 第25-26页 |
2、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 第26-29页 |
3、经营者集中 | 第29-31页 |
三、我国房地产企业之间的横向垄断协议 | 第31-39页 |
(一) 横向垄断协议含义 | 第31-34页 |
1、横向垄断协议的概念 | 第31-33页 |
2、横向垄断协议的构成要件 | 第33-34页 |
(二) 房地产企业实施横向垄断协议的可能性 | 第34-35页 |
1、房地产市场上的一般定价策略 | 第34页 |
2、房地产产品的巨额沉淀成本 | 第34页 |
3、房地产产品的可代替性比较小 | 第34-35页 |
4、市场信息透明度比较大 | 第35页 |
(三) 房地产企业实施横向垄断协议的实证分析 | 第35-36页 |
1、固定价格 | 第35页 |
2、控制产品数量 | 第35-36页 |
(四) 横向垄断协议规制的立法比较 | 第36-39页 |
1、美国 | 第36-37页 |
2、欧盟 | 第37-39页 |
四、我国房地产企业垄断定价行为 | 第39-44页 |
(一) 垄断定价的含义 | 第39页 |
(二) 对房地产企业垄断定价的实证分析 | 第39-41页 |
(三) 垄断定价规制的立法比较 | 第41-42页 |
(四) 垄断定价认定的一般方法 | 第42-44页 |
1、产品的正常价格——成本加合理利润 | 第42页 |
2、产品比较 | 第42-43页 |
3、空间比较 | 第43页 |
4、时间比较 | 第43-44页 |
五、房地产企业不当竞争行为的反垄断法规制 | 第44-52页 |
(一) 反垄断法对我国房地产市场进行规制的必要性 | 第44-45页 |
(二) 反垄断法对房地产企业横向垄断协议的规制 | 第45-48页 |
1、对房地产企业横向垄断协议的认定标准 | 第45-47页 |
2、反垄断法中宽恕制度的适用 | 第47页 |
3、房地产企业实施横向垄断协议行为的法律责任 | 第47-48页 |
(三) 反垄断法对房地产企业垄断定价行为的规制 | 第48-52页 |
1、对房地产企业垄断定价行为的认定标准 | 第48-50页 |
2、房地产企业垄断定价的法律责任 | 第50-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