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职业经理人股权激励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国外管理层股权激励研究述评 | 第10-12页 |
·国内职业经理人股权激励研究述评 | 第12-14页 |
·本文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14-15页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4页 |
·本文研究框架 | 第14-15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15页 |
·概念界定 | 第15-19页 |
·职业经理人的界定 | 第15-16页 |
·职业经理人的特点 | 第16-17页 |
·股权激励概念 | 第17页 |
·股权激励的特点 | 第17-19页 |
第二章 职业经理人股权激励的基本问题 | 第19-29页 |
·股权激励的理论基础 | 第19-22页 |
·经济学理论 | 第19-21页 |
·管理激励理论 | 第21-22页 |
·股权激励的机理 | 第22-23页 |
·股权激励的主要模式 | 第23-27页 |
·股票期权 | 第23-24页 |
·业绩股票、业绩单位 | 第24页 |
·股票持有计划 | 第24-25页 |
·虚拟股票计划 | 第25页 |
·股票增值权计划 | 第25-26页 |
·延期支付计划 | 第26页 |
·其他主要模式 | 第26-27页 |
·股权激励的各种模式比较 | 第27-29页 |
第三章 我国职业经理人股权激励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29-42页 |
·经理人激励方式评价 | 第29-30页 |
·传统的经理薪酬体系存在的缺陷 | 第29页 |
·经理人年薪制激励模式分析 | 第29-30页 |
·我国职业经理人股权激励改革探索及发展历程 | 第30-32页 |
·政策演进 | 第30-31页 |
·企业进行股权激励的发展历程 | 第31-32页 |
·我国职业经理人股权激励的现状 | 第32-39页 |
·我国股权激励的早期模式 | 第32-33页 |
·现阶段我国实施股权激励的主要模式 | 第33-35页 |
·上市公司2007 年度股权激励分析 | 第35-39页 |
·职业经理人股权激励存在问题 | 第39-42页 |
·公司治理结构有待于完善 | 第39页 |
·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 第39-40页 |
·证券市场发展不成熟 | 第40页 |
·职业经理人市场发展不成熟 | 第40-41页 |
·激励实施设计情况复杂 | 第41-42页 |
第四章 我国职业经理人股权激励机制的实施 | 第42-55页 |
·实施职业经理人股权激励制度的必要性 | 第42-43页 |
·股权激励制度是历史的必然 | 第42页 |
·深化股权分置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迫切要求 | 第42页 |
·解决委托代理问题 | 第42-43页 |
·实现人才长期激励,吸引和稳定人才发挥作用 | 第43页 |
·职业经理人股权激励实施程序 | 第43-44页 |
·股权激励实施操作要点 | 第44-48页 |
·股票来源 | 第44-45页 |
·行权价格 | 第45-46页 |
·激励额度 | 第46-47页 |
·等待期 | 第47页 |
·退出 | 第47-48页 |
·案例分析 | 第48-50页 |
·万科公司概况 | 第48页 |
·万科股权激励方案 | 第48-49页 |
·万科股权激励效应的初步分析 | 第49-50页 |
·有效指标因素的股权激励模式探讨 | 第50-52页 |
·基于EVA 模式下的虚拟股票期权模式 | 第50-51页 |
·多指数化股票期权激励模式 | 第51-52页 |
·不同企业职业经理人股权激励模式建议 | 第52-55页 |
·国有控股公司上市公司 | 第52-53页 |
·民营企业上市公司 | 第53页 |
·非国有控股上市公司 | 第53-55页 |
第五章 职业经理人股权激励机制支持系统的营造 | 第55-66页 |
·职业经理人股权激励机制支持系统设计的内容 | 第55页 |
·支持体系结构内容阐述 | 第55-66页 |
·观念的更新 | 第55-56页 |
·政策性法律法规的完善 | 第56-59页 |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 第59-61页 |
·市场的建设和有效性 | 第61-63页 |
·职业经理人体制建设 | 第63-66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6-68页 |
·研究的几点结论 | 第66页 |
·后续研究及展望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3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