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桩码头的检测与评估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第8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 ·概述 | 第8-9页 |
| ·码头检测评估的历史 | 第9页 |
| ·码头检测评估的方法 | 第9-10页 |
| ·高桩码头检测评估的发展 | 第10-11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思路及内容 | 第11-12页 |
| 第二章 华南地区高桩码头构件损坏情况及原因分析 | 第12-32页 |
| ·高桩码头结构损伤机理浅析 | 第12-13页 |
| ·局部混凝土破损机理 | 第12页 |
| ·钢筋锈蚀原因 | 第12页 |
| ·不均匀沉降原因 | 第12-13页 |
| ·水平位移和平面扭转机理 | 第13页 |
| ·码头结构损伤检测内容 | 第13-14页 |
| ·外观调查 | 第13页 |
| ·材料与部件检测 | 第13-14页 |
| ·基桩的检测 | 第14页 |
| ·结构整体的检测 | 第14页 |
| ·结构损伤诊断的方法 | 第14-17页 |
| ·传统检测方法 | 第14页 |
| ·静力试验方法 | 第14-15页 |
| ·动力学损伤诊断方法 | 第15-17页 |
| ·结构损伤诊断中存在的问题 | 第17页 |
| ·码头结构破坏特点分析 | 第17-20页 |
| ·华南地区高桩码头检测资料分析 | 第20-31页 |
| ·华南地区高桩码头检测资料 | 第20-27页 |
| ·华南地区高桩码头检测情况 | 第27-29页 |
| ·高桩码头的破坏类型 | 第29-31页 |
| ·高桩码头的检测建议周期 | 第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第三章 码头结构检测评估的内容 | 第32-46页 |
| ·影响码头结构强度的主要因素 | 第32-33页 |
| ·材料内部作用 | 第32页 |
| ·荷载作用 | 第32-33页 |
| ·环境作用 | 第33页 |
| ·码头钢筋混凝土结构劣化机理研究 | 第33-37页 |
| ·概述 | 第33-34页 |
| ·混凝土的碳化 | 第34-36页 |
| ·氯离子对混凝土结构的侵蚀 | 第36-37页 |
| ·钢筋锈蚀后构件抗力的变化 | 第37页 |
| ·码头检测评估的主要内容 | 第37-44页 |
| ·码头检测与评估工作的重要性 | 第37-38页 |
| ·码头检测的主要内容 | 第38-43页 |
| ·码头评估的主要内容 | 第43页 |
| ·检测、评估工作的开展 | 第43-44页 |
| ·码头检测评估工作的展望 | 第44-45页 |
| ·小结 | 第45-46页 |
| 第四章 舟山中远一号码头结构检测分析 | 第46-60页 |
| ·工程概况 | 第46页 |
| ·水上部分构件外观情况检查 | 第46-50页 |
| ·检测方法 | 第46-47页 |
| ·检测结果 | 第47-50页 |
| ·码头位移与变形检测 | 第50-53页 |
| ·码头前沿水平位移测量 | 第50-51页 |
| ·码头结构顶面沉降测量 | 第51-53页 |
| ·混凝土桩完整性小应变检测 | 第53-58页 |
| ·主要检测仪器设备 | 第53页 |
| ·基本原理 | 第53-54页 |
| ·桩基及检测概况 | 第54-57页 |
| ·结果分析 | 第57-58页 |
| ·检测结论和建议 | 第58-60页 |
| ·检测结论 | 第58页 |
| ·建议 | 第58-60页 |
| 第五章 舟山中远一号码头结构承载性能评估分析 | 第60-96页 |
| ·有限元方法的基本理论 | 第60-77页 |
| ·概述 | 第60页 |
| ·有限元法的基本理论 | 第60-62页 |
| ·杆件系统的有限元分析理论 | 第62-77页 |
| ·有限元分析在高桩码头承载能力评估中的运用 | 第77页 |
| ·静力分析概述 | 第77页 |
| ·模型的建立 | 第77-79页 |
| ·边界条件及荷载分析 | 第79-81页 |
| ·边界条件 | 第79页 |
| ·计算荷载 | 第79-81页 |
| ·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81-95页 |
| ·计算结果位移图 | 第82-86页 |
| ·结构计算结果内力图 | 第86-95页 |
| ·本章小结 | 第95-96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6-98页 |
| ·结论 | 第96页 |
| ·展望 | 第96-98页 |
| 致谢 | 第98-99页 |
| 参考文献 | 第99-102页 |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