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英文摘要 | 第8-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32页 |
·RNA编辑研究进展 | 第11-22页 |
·参与编辑的常见酶类及种类 | 第11-12页 |
·常见的编辑类型 | 第12-14页 |
·A到I的RNA编辑 | 第12-13页 |
·C到U的RNA编辑 | 第13-14页 |
·影响编辑的因素 | 第14-18页 |
·编辑位点5'-序列的影响 | 第14页 |
·编辑位点3'-序列的影响 | 第14页 |
·编辑位置5'端邻近核苷的影响 | 第14-15页 |
·距离的影响 | 第15页 |
·引导RNA(gRNA)的影响 | 第15页 |
·密码子偏爱性的影响 | 第15-16页 |
·ATP的影响 | 第16页 |
·编辑位点间非独立性(共编辑)的影响 | 第16页 |
·编辑位点互补序列(ECS)的影响 | 第16-17页 |
·进化保守性及选择性压力的影响 | 第17页 |
·基因组重复序列的影响 | 第17-18页 |
·鉴定RNA编辑的方法 | 第18-19页 |
·随机鉴定法 | 第18页 |
·序列保守性比较法 | 第18页 |
·基因组序列与cDNA序列对比法 | 第18-19页 |
·免疫亲和纯化法 | 第19页 |
·RNA编辑与疾病 | 第19-20页 |
·RNA编辑与microRNA/RNAi的关系 | 第20-21页 |
·RNA编辑的进化意义 | 第21-22页 |
·miRNA研究进展 | 第22-32页 |
·发现历史 | 第22-23页 |
·miRNA的生物合成 | 第23-24页 |
·miRNA基因组结构与表达调控 | 第24页 |
·常见的miRNA数据资源 | 第24-25页 |
·miRNA预测方法 | 第25-26页 |
·常见的候选miRNA实验鉴定方法 | 第26-27页 |
·Northern杂交 | 第26页 |
·克隆与RT-PCR方法 | 第26-27页 |
·原位杂交 | 第27页 |
·芯片技术 | 第27页 |
·miRNA与动、植物发育 | 第27-29页 |
·miRNA与疾病 | 第29-30页 |
·miRNA与生物进化 | 第30页 |
·miRNA的另一面——启动性 | 第30-32页 |
第二章 syt I分子特性对RNA编辑的调控 | 第32-51页 |
·引言 | 第32-3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3-39页 |
·所用数据库及计算软件 | 第33页 |
·基因组DNA提取 | 第33-34页 |
·总RNA提取 | 第34页 |
·反转录第一条cDNA链合成 | 第34-35页 |
·RT-PCR扩增 | 第35-36页 |
·PCR产物胶回收 | 第36页 |
·PCR扩增产物的T载体连接反应 | 第36-37页 |
·E.coli TG1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第37页 |
·连接产物转化感受态细胞 | 第37页 |
·质粒DNA提取 | 第37-38页 |
·利用Lipofectamine 2000(invitrogen)转染家蚕BmN细胞 | 第38-3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9-51页 |
·昆虫syt I转录本中编辑外显子和非编辑外显子具有不同的GC、GC3含量及平均ΔG | 第39-41页 |
·编辑外显子具有较低的GC3和GC含量及较高的ΔG在果蝇基因组中是一种普遍的趋势 | 第41页 |
·进化过程中具有较低GC3、GC含量和较高ΔG的编辑外显子并没有呈现其应有的高取代率 | 第41-42页 |
·编辑外显子中较高的纯化选择抑制了核苷改变 | 第42-44页 |
·纯化选择、RNA编辑及DNA分子特性三者之间的关系 | 第44-45页 |
·果蝇syt I编辑外显子突变载体构建分析 | 第45-46页 |
·利用家蚕BmN细胞共转染方法鉴定果蝇syt I外显子GC含量对其编辑效率的影响 | 第46-47页 |
·果蝇syt I编辑外显子GC含量可影响其上编辑位点的编辑效率 | 第47-49页 |
·GC含量是否同样会影响其它昆虫物种特异性syt I转录本的编辑效率? | 第49-51页 |
第三章 syt I保守结构域C2组织结构分析 | 第51-63页 |
·引言 | 第5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1-52页 |
·实验结果 | 第52-60页 |
·拟南芥、线虫、果蝇和人类C2结构域基因的鉴定 | 第52-53页 |
·拟南芥、线虫、果蝇和人类C2结构域的特点 | 第53-54页 |
·C2结构域拼接一致序列的保守性与进化 | 第54-56页 |
·C2结构域基因结构及其功能进化保守性 | 第56-57页 |
·C2结构域的系统发生学分析 | 第57-59页 |
·C2结构域不同类型的内含子丢失现象 | 第59-60页 |
·讨论 | 第60-63页 |
·内含子相分布与进化 | 第61页 |
·拼接序列一致性与进化 | 第61-62页 |
·C2结构域组织结构的进化保守性 | 第62-63页 |
第四章 家蚕miRNA及其靶点鉴定 | 第63-77页 |
·引言 | 第63-6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4-66页 |
·数据库及miRNA预测 | 第64页 |
·RNA提取、多聚腺苷化及cDNA合成 | 第64-65页 |
·miRNA表达分析 | 第65页 |
·miRNA靶点预测 | 第65-66页 |
·miRNA-mRNA二级结构标准和靶基因的GO分析 | 第6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6-76页 |
·家蚕miRNA鉴定及特性 | 第66-71页 |
·家蚕miRNA的表达分析 | 第71-72页 |
·家蚕miRNA靶点鉴定 | 第72-76页 |
·结论 | 第76-77页 |
第五章 异源体系鉴定miRNA对蚕丝蛋白的调控 | 第77-85页 |
·引言 | 第77-7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78-81页 |
·植物材料与生长环境 | 第78页 |
·RNA提取与RT-PCR | 第78-79页 |
·miRNA/靶点杂交及其二级结构预测 | 第79页 |
·载体构建 | 第79-80页 |
·农杆菌培养与叶片渗透 | 第80页 |
·GUS组织化学染色与酶活分析 | 第80-81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81-85页 |
·家蚕丝蛋白3'UTR序列克隆与表达载体构建 | 第81-82页 |
·内源miRNA抑制靶基因的表达 | 第82-83页 |
·miRNA与靶位点的序列互补是其调控基因表达的首要条件 | 第83-84页 |
·叶片瞬时表达可以作为一种鉴定miRNA靶点调控的高效方法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9页 |
附件-A | 第99-101页 |
附件-B | 第101-102页 |
附件-C | 第102-107页 |
附件-D | 第107-108页 |
附件-E | 第108-113页 |
附件-F | 第113-117页 |
附件-G | 第117-120页 |
博士阶段发表论文列表 | 第120-121页 |
致谢 | 第12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