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 ·引言 | 第8-11页 |
| ·结构健康监测概述 | 第8-9页 |
| ·光纤光栅传感技术概述 | 第9-11页 |
| ·本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 第二章 光纤Bragg 光纤传感原理及船舶结构健康监测理论 | 第17-32页 |
| ·光纤Bragg 光栅传感理论 | 第17-22页 |
| ·光纤bragg 光栅折射率调制模型 | 第17-18页 |
| ·光纤Bragg 光栅耦合模理论 | 第18-20页 |
| ·光纤Bragg 光栅传感模型 | 第20-21页 |
| ·光纤光栅传感系统组成 | 第21-22页 |
| ·光纤光栅解调技术 | 第22-25页 |
| ·非平衡M-Z 干涉仪解调法 | 第23-24页 |
| ·可调谐F-P 滤波器解调法 | 第24页 |
| ·匹配光纤光栅滤波解调法 | 第24-25页 |
| ·船舶结构及力学特性 | 第25-29页 |
| ·船舶结构特性 | 第25-27页 |
| ·船舶受力强度 | 第27-29页 |
| ·光纤光栅船舶结构健康监测系统 | 第29-31页 |
| ·系统组成 | 第29-30页 |
| ·监测目标 | 第30-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第三章 光纤光栅传感器结构设计及特性分析 | 第32-44页 |
| ·光纤光栅封装技术 | 第32-34页 |
| ·常用的光纤光栅封装技术 | 第32-33页 |
| ·应变传递理论 | 第33-34页 |
| ·光纤光栅传感器封装结构设计 | 第34-39页 |
| ·传感器制作 | 第34-35页 |
| ·传感器性能测试 | 第35-37页 |
| ·不同封装材料和胶粘剂对应变传递的影响 | 第37-39页 |
| ·温度应变交叉敏感及解决方案 | 第39-42页 |
| ·应变-温度交叉敏感机理 | 第39-40页 |
| ·交叉敏感解决方案 | 第40-41页 |
| ·温度补偿实验研究 | 第41-42页 |
| ·光纤光栅传感器可靠性分析 | 第42-43页 |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 第四章 船舶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方案 | 第44-55页 |
| ·船舶结构健康监测系统整体方案 | 第44页 |
| ·分布式测量光纤光栅传感网络的设计 | 第44-47页 |
| ·光纤光栅复用技术 | 第44-45页 |
| ·分布式船舶结构健康监测网络光纤光栅布点方案 | 第45-47页 |
| ·光纤光栅传感器优化配置 | 第47-49页 |
| ·传感器优化配置的目的 | 第47页 |
| ·传感器优化配置模型建立 | 第47-49页 |
| ·光纤光栅传感器优化配置仿真实验 | 第49页 |
| ·船体梁弯矩载荷检测 | 第49-54页 |
| ·简支梁静力学分析 | 第49-51页 |
| ·简支梁载荷标定实验 | 第51-52页 |
| ·简支梁载荷测量实验 | 第52-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第五章 光纤光栅在船舶结构损伤识别中的应用研究 | 第55-67页 |
| ·船体结构损伤识别 | 第55-56页 |
| ·结构损伤识别概述 | 第55页 |
| ·基于神经网络的结构损伤识别技术 | 第55-56页 |
| ·实验模型和数据采集分析 | 第56-60页 |
| ·ansys 有限元分析 | 第56-58页 |
| ·实验模型设计 | 第58-59页 |
| ·实验过程及数据采集 | 第59-60页 |
| ·基于BP 神经网络的四边简支板损伤识别 | 第60-66页 |
| ·BP 神经网络概述 | 第60-62页 |
| ·BP 神经网络损伤识别训练 | 第62-65页 |
| ·四边简支板损伤神经网络识别 | 第65-66页 |
| ·BP 神经网络损伤识别应用 | 第66页 |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 第六章 全文的总结与展望 | 第67-69页 |
| ·全文总结 | 第67页 |
| ·课题展望 | 第67-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72-73页 |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