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公交网络模型的最优路径算法研究与实现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的意义及目的 | 第11-12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页 |
·论文的结构和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论文的结构 | 第13-14页 |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公交网络模型的基本数据组织 | 第15-25页 |
·图 | 第15-18页 |
·图论中的基本概念 | 第15-17页 |
·图的表示方法 | 第17-18页 |
·公交网络模型 | 第18-21页 |
·公交网络的构成要素 | 第18-19页 |
·公交网络的特点 | 第19-20页 |
·公交网络表示方法 | 第20-21页 |
·公交网络抽象 | 第21-23页 |
·节点抽象 | 第21-23页 |
·弧段抽象 | 第23页 |
·公交网络的拓扑表示 | 第23-25页 |
第三章 平均换乘次数的计算方法 | 第25-35页 |
·平均换乘次数的提出 | 第25-26页 |
·基于N次换乘矩阵的平均换乘次数计算方法 | 第26-28页 |
·公交网络的邻接矩阵表示 | 第26页 |
·算法基本步骤 | 第26-27页 |
·算例分析 | 第27-28页 |
·基于A*算法的平均换乘次数计算方法 | 第28-31页 |
·A*算法概述 | 第28-30页 |
·算法基本步骤 | 第30页 |
·算例分析 | 第30-31页 |
·考虑步行换乘的平均换乘次数计算方法 | 第31-35页 |
·算法基本假设与思路 | 第31-32页 |
·算法基本步骤 | 第32-33页 |
·算例分析 | 第33-35页 |
第四章 公交网络最优路径选择 | 第35-48页 |
·经典最短路径搜索算法 | 第35-38页 |
·Dijkstra算法概述 | 第35-36页 |
·改进的Dijkstra算法 | 第36-38页 |
·基于网络变换的公交网络最短路径选择 | 第38-41页 |
·网络变换方法 | 第38-39页 |
·算例分析 | 第39-41页 |
·基于换乘次数最少的最短路径选择 | 第41-46页 |
·利用Dijkstra算法求解前N条最短路径问题 | 第41-44页 |
·基于前N条最短路径算法的双目标公交路径选择 | 第44页 |
·算例分析 | 第44-46页 |
·考虑步行情况的双目标公交路径选择 | 第46-48页 |
·起终站点均不是“中间站点”的算法步骤 | 第46-47页 |
·起终站点至少有一个是“中间站点”的算法步骤 | 第47-48页 |
第五章 基于MapX的城市公交信息查询系统设计 | 第48-59页 |
·系统目标 | 第48页 |
·系统平台选择 | 第48-50页 |
·实验数据 | 第48页 |
·开发工具—Visual Basic 6.0 | 第48页 |
·数据库平台—Access 2003 | 第48-49页 |
·GIS控件—MapX 5.0 | 第49-50页 |
·系统实现过程 | 第50-53页 |
·地图的获取 | 第50-51页 |
·坐标系的定义与转换 | 第51-52页 |
·数据与属性数据的关联 | 第52-53页 |
·系统总体框架 | 第53-59页 |
·系统开发结构 | 第53页 |
·系统界面组织 | 第53-54页 |
·系统功能实现 | 第54-59页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59-61页 |
·总结 | 第59页 |
·展望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