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本文课题的来源和研究意义 | 第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9-12页 |
·CAD技术发展概况 | 第9-11页 |
·桩基础CAD软件发展概况 | 第11-12页 |
·CAD二次开发技术 | 第12页 |
·本文的研究方向和思路 | 第12-13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第2章 系统开发的技术平台研究 | 第14-23页 |
·C++语言的技术研究 | 第14页 |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 第14-16页 |
·开发平台的选用 | 第16-17页 |
·AUTOCAD的二次开发技术比较 | 第17-20页 |
·AutoLISP | 第17-18页 |
·ADS | 第18页 |
·ARX | 第18-19页 |
·三种CAD二次开发方法的比较 | 第19-20页 |
·OBJECTARX概述 | 第20-21页 |
·MFC与OBJECTARX混合编程的应用 | 第21-23页 |
·MFC库与ObjectARX应用程序的链接方式 | 第21-22页 |
·MFC与ObjectARX混合编程在桥梁钻孔桩基础CAD系统中的应用 | 第22-23页 |
第3章 桥梁钻孔桩基础CAD系统的研究 | 第23-30页 |
·桥梁钻孔桩基础设计的一般步骤 | 第23-24页 |
·钻孔桩基础计算过程中考虑桩基础的一些基本情形 | 第24页 |
·钻孔桩基础CAD系统计算的主要内容 | 第24-25页 |
·钻孔桩基础CAD系统计算采用的主要原理 | 第25-26页 |
·m法简介 | 第25页 |
·采用m法的一些基本假定: | 第25-26页 |
·钻孔桩基础CAD系统计算的实现 | 第26-30页 |
·钻孔桩基础计算程序的组成 | 第26页 |
·钻孔桩基础计算程序的说明 | 第26-30页 |
第4章 钻孔桩基础CAD系统的开发 | 第30-49页 |
·桩基础CAD系统设计模型的建立 | 第30-36页 |
·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 | 第30-34页 |
·面向对象的分析 | 第30-32页 |
·面向对象分析步骤 | 第32-34页 |
·面向对象分析优点 | 第34页 |
·面向对象的设计 | 第34-36页 |
·钻孔桩基础CAD系统程序定义 | 第36-38页 |
·利用MFC进行对话框设计 | 第38-41页 |
·在ObjectARX中动态链接MFC | 第38-39页 |
·钻孔桩基础对话框的设计 | 第39-41页 |
·钻孔桩基础施工图的实现 | 第41-47页 |
·参数化绘图技术 | 第42页 |
·钻孔桩基础施工图的参数化定义 | 第42-44页 |
·桩基础施工图绘图类的定义 | 第44-47页 |
·桩基础CAD系统程序其它定义 | 第47-49页 |
第5章 钻孔桩基础CAD系统的实现 | 第49-61页 |
·钻孔桩基础CAD系统简介 | 第49-50页 |
·钻孔桩基础CAD系统的实现 | 第50-55页 |
·桩基础CAD程序启动 | 第50页 |
·系统项目管理 | 第50-51页 |
·系统计算及绘图 | 第51-55页 |
·桩基础CAD系统计算 | 第51-53页 |
·标注设置 | 第53-54页 |
·桩基础施工图的绘制 | 第54-55页 |
·桩基础计算实例 | 第55-61页 |
·桩基础实例 | 第55-56页 |
·桩基础计算 | 第56-58页 |
·桩基础施工图 | 第58-61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结论 | 第61页 |
·展望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67页 |
发表的论文情况 | 第67页 |
参加科研项目情况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