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微生物学(病原细菌学、病原微生物学)论文

抗氧化乳酸菌的筛选及其对氧化损伤的CT-26细胞的保护作用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7页
1 引言第7-14页
   ·乳酸菌定义、分布及其生理功能简述第7页
   ·乳酸菌抗氧化性概述第7-11页
     ·乳酸菌抗氧化活性的体外实验第7-9页
     ·乳酸菌抗氧化活性的体内实验第9-10页
     ·乳酸菌抗氧化的可能机制第10-11页
   ·细胞培养与抗氧化研究第11-13页
   ·本课题的立题背景、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第13-14页
2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14-20页
   ·实验材料和试剂第14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14页
   ·实验菌株与细胞株第14页
   ·实验方法第14-20页
     ·试剂制备第14-15页
     ·菌株的分离纯化及菌悬液制备第15页
     ·抗氧化乳酸菌的筛选第15页
     ·发酵条件的优化方法第15-16页
     ·菌株抗氧化能力的测定第16-17页
     ·细胞培养第17页
     ·H_2O_2 对CT-26/HepG2 细胞氧化损伤模型的建立第17页
     ·MTT 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第17-18页
     ·H_2O_2 对CT-26/HepG2 细胞IC50 值的计算第18页
     ·抗氧化乳酸菌对CT-26/HepG2 细胞的保护作用初探第18-19页
     ·菌浓度对保护作用的影响第19页
     ·乳酸菌干预对氧化损伤的细胞形态学的影响第19页
     ·扫描电镜观察H_2O_2 和乳酸菌干预组对细胞表面形态的影响第19页
     ·Hoechest 33342 染色检测CT-26/HepG2 细胞核变化第19页
     ·乳酸菌保护作用对CT-26/HepG2 细胞 LDH、MDA 及SOD 的影响第19页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第19-20页
3 结果与讨论第20-36页
   ·具抗氧化活性乳酸菌的筛选第20页
   ·发酵条件的优化第20-25页
     ·接种量的确定第20-21页
     ·发酵液初始pH 值的确定第21页
     ·发酵温度的确定第21-22页
     ·发酵时间的确定第22页
     ·发酵碳源的确定第22页
     ·发酵氮源的确定第22-23页
     ·吐温的确定第23页
     ·增殖因子种类添加量的确定第23-24页
     ·正交实验第24-25页
   ·菌株优化前后抗氧化能力的比较第25-26页
   ·H_2O_2 对CT-26/HepG2 细胞损伤模型的建立第26页
   ·H_2O_2 对CT-26/HepG2 细胞IC50 值的计算第26-27页
   ·嗜酸乳杆菌874 对氧化损伤的CT-26/HepG2 细胞的保护作用第27-29页
   ·菌浓度对保护作用的影响第29页
   ·乳酸菌干预对氧化损伤的细胞形态学的影响第29-31页
   ·扫描电镜观察细胞表面形态的变化第31-32页
   ·Hoechest 33342 染色检测CT-26/HepG2 细胞核变化第32-33页
   ·乳酸菌保护作用对CT-26/HepG2 细胞 LDH 的影响第33-34页
   ·乳酸菌保护作用对CT-26/HepG2 细胞MDA 及SOD 的影响第34页
   ·主要结论与展望第34-36页
     ·主要结论第34-35页
     ·展望第35-36页
致谢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45页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45-46页
论文中相关缩写的中英文对照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乳酸菌抗氧化性及其对小鼠结肠氧化还原状态调节的研究
下一篇:具有抑制麦芽糖酶活性的乳酸菌筛选及其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