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劳动法论文--劳动保险法令论文

论侵权损害赔偿与工伤保险赔偿关系问题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引言第9-11页
第一章 侵权责任法和工伤保险制度的比较第11-16页
 第一节 侵权责任法日益显现的局限性第11-12页
 第二节 工伤保险制度的诞生第12-14页
 第三节 工伤保险制度对侵权责任缺陷的弥补第14页
 第四节 工伤保险的缺陷第14-16页
第二章 工伤保险与侵权损害赔偿的内容比较第16-20页
 第一节 责任主体第16页
 第二节 责任构成第16-17页
  一、损害事实第17页
  二、因果关系第17页
  三、免责事由第17页
 第三节 适用人员第17-18页
 第四节 赔偿方式第18-20页
  一、赔偿原则第18页
  二、赔偿依据第18页
  三、赔偿支付办法第18-19页
  四、赔偿水平第19-20页
第三章 若干国家工伤保险与侵权损害赔偿关系的处理办法第20-22页
 第一节 取代模式第20页
 第二节 选择模式第20-21页
 第三节 兼得模式第21页
 第四节 补充模式第21-22页
第四章 新中国的工伤保险与侵权损害赔偿制度第22-39页
 第一节 新中国的工伤保险制度第22-25页
  一、产生与发展第22-23页
  二、《工伤保险条例》所规定的工伤保险制度第23-25页
 第二节 劳动者因履行职务遭受事故损害的侵权赔偿制度第25-29页
  一、侵权赔偿制度归责原则第25-27页
  二、侵权损害赔偿的范围第27-29页
 第三节 两种赔偿方式矛盾的法规根源第29-30页
 第四节 两种赔偿方式之间关系的立法现状第30-33页
  一、全国人大第30页
  二、国务院第30-31页
  三、最高人民法院第31页
  四、劳动部第31-32页
  五、地方第32-33页
 第五节 正确处理关系需考虑的几个问题第33-39页
  一、工伤事故责任的双重性质第34-35页
  二、工伤保险赔偿与侵权损害赔偿的责任竞合关系第35-36页
  三、经济资源的分配第36-37页
  四、制度的引导作用第37-39页
第五章 工伤保险与侵权损害赔偿关系处理模式建议第39-45页
 第一节 无第三人侵权造成的工伤事故第39-41页
  一、工伤保险赔偿具有法定优先适用性第39页
  二、应引起特别关注的三种情形第39-41页
 第二节 第三人侵权造成的工伤事故第41-43页
  一、工伤保险赔偿和侵权损害赔偿兼得第42-43页
  二、兼得模式的优势第43页
 第三节 用人单位和第三人共同侵权造成的工伤事故第43-45页
结束语第45-50页
参考文献第50-52页
后记第52-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劳务派遣的法律规制探讨
下一篇:论工伤保险赔偿与民事侵权赔偿之间的适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