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论文--经济数学方法论文

技术进步对劳动就业的影响研究--基于山东省的分析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11页
第一章 导论第11-23页
   ·选题的意义与研究目的第11-13页
     ·选题的意义第11-13页
     ·研究目的第13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8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6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6-18页
   ·研究路线与方法第18-20页
     ·研究路线第18-19页
     ·研究方法第19-20页
   ·结构安排与主要观点第20-23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23-66页
   ·技术进步理论第23-34页
     ·技术与技术进步第23-27页
     ·与技术进步相关的几个概念第27-29页
     ·技术进步的分类第29-30页
     ·技术进步的实现方式第30-34页
   ·就业理论第34-51页
     ·就业及相关概念第34-38页
     ·西方就业理论评介第38-51页
   ·技术进步对就业影响的理论第51-60页
     ·古典理论:“机器问题”与补偿理论第52-53页
     ·马克思的观点第53-55页
     ·新古典理论的分析框架第55-56页
     ·新增长理论的论述第56-58页
     ·熊彼特的创新和经济周期理论第58-59页
     ·新熊彼特学派的研究第59-60页
   ·本文所用定量分析方法第60-66页
第三章 技术进步影响就业的作用机理分析第66-90页
   ·技术进步影响就业量的作用机理第66-81页
     ·技术进步对就业的补偿机制与破坏机制之争第66-69页
     ·非主流学派对“古典”和新古典补偿理论的批判第69-73页
     ·技术进步的就业破坏机制第73-76页
     ·技术进步的就业补偿机制第76-81页
   ·技术进步影响就业结构的作用机理第81-90页
     ·技术进步影响就业结构的纵向考察第81-84页
     ·技术进步影响就业结构的作用机理分析第84-90页
第四章 技术进步对就业量影响的实证分析第90-99页
   ·山东省就业现状的分析第90-92页
   ·山东省技术进步现状第92-93页
   ·技术进步对山东省就业量影响的实证分析第93-99页
     ·指标的选取第94页
     ·数据来源及处理第94-95页
     ·指标的协整关系检验第95-97页
     ·结论第97-99页
第五章 技术进步影响就业结构的实证分析第99-113页
   ·山东省就业结构现状第99-103页
     ·山东省三次产业的就业变动情况第99-100页
     ·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变化情况第100-101页
     ·山东省技能取向变化情况第101-102页
     ·山东省就业人口的行业构成第102-103页
   ·山东省技术进步影响产业就业结构的实证分析第103-110页
     ·指标的选取及处理第103-104页
     ·平稳性检验第104-105页
     ·协整检验第105页
     ·格兰杰因果检验第105-106页
     ·回归分析第106-107页
     ·误差修正模型第107-108页
     ·结论第108-110页
   ·技术进步对山东省行业就业结构影响的实证分析第110-113页
     ·技术进步行业就业效应指数的测算第110-111页
     ·结论第111-113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113-118页
   ·主要结论第113-114页
     ·技术进步对就业影响的机理第113页
     ·技术进步对山东省就业总量的影响第113页
     ·技术进步对山东省就业结构的影响第113-114页
   ·主要建议第114-115页
   ·可能的创新之处第115-116页
   ·不足之处第116页
   ·今后研究展望第116-118页
参考文献第118-129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主持的科研项目第129-130页
致谢第130页

论文共13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
下一篇:Tilsit干酪工艺优化及其挥发性风味物质的研究